最新公告  
首 页 旅游服务 景点介绍 长城图库 最新动态 长城文化 走进长城 大事记 文明旅游
首页 > 长城文化 > 长城史话:
   
  长城画廊
  长城史话
  长城书法
  长城诗集
   
  八达岭长城景区导游图
  交通指南
  购票须知
  购物指南
  游客服务中心
  就餐指南
  常用电话
   
  长城博物馆
  球幕影院
  残长城
  古崖居
  水关长城
  岔道古城
   
  斯斯说创城第二期
  延庆乡亲文明十条
  斯斯说创城第一期
  文明出行
  核心价值观
  文明延庆
  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
  防疫公益广告
  公勺公筷
  文明旅游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安全距离,一米间踞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荣誉室
  共青团接待站
 
汉长城与明长城

关闭本页       
  汉长城与明长城
沿河西走廊西行,逶迤绵延的古长城是西行路上引人注目的壮阔景观。
  河西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是以壕沟代墙,明长城则是筑墙为障。汉代称长城为“塞”。汉武帝时,骠骑将军大败匈奴之后,汉王朝为了巩固河西,“隔绝胡与羌之路”,便决定“筑令居(在今永登县境内)以西”的边塞亭障。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前完成黄河以西至酒泉的边塞工程。汉代修筑长城的原则是“察地形、依险阻、坚壁垒、远望侯”。凡经过平川戈壁的地段,一般都由壕、壕塄、塄上所筑烽燧、烽燧与亭障相连而构成。如山丹境内长约六十公里的一段,全线皆以壕沟代替墙垣,至今仍明晰可见。壕在壕沟的里沿(南侧),烽燧在壕之上,间距约1.25公里。列障大多与烽燧相连,面积有一百平方米左右。汉长城还有些地段是因山因河为塞,既无挖壕,亦未筑墙,如山丹峡口谷以东4公里即是。在张掖界内,由东山寺过人宗口翻山穿谷直抵临泽板桥,约四十五公里长的一大段,基本上都是“因山为塞”,只是利用山险在沿线山口险要处修城障、筑烽燧。这一段线路上,保存至今的有烽燧20座,城障二处。临泽以西的壕沟,则已被黄沙填没,无迹可寻了。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由黄土或黄沙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又称随墙墩),墩底边长8~12米,高十二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一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与汉代相仿,也是1.25公里。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距离在10~100米之间,呈平行延伸。入张掖界后,沿着东大山的北坡,仍沿用汉代的壕沟。前文提到的由东山寺口到临泽板桥一段45公里,基本上还是仿汉代“因山为塞”,利用险山,未筑墙垣,只在山口险要处设有关隘,或是“崖榨叠水”以山险为障。长城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份明代《兵守炮号令》,反映了边防报警、烟火信炮的制度:营寨墩堡发现敌情,如有敌兵十名以下,则白天烧烟柴一堆,放炮一个,夜间举火一把,放炮一个;敌在20名以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二;敌在百骑之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三;若敌有千骑以上,则烟柴火炮接连不断。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长城和烽燧,在军事防御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到了今日,这些古迹就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了。
转自长城文化网
关闭本页     
 
  八达岭特区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地    址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邮    编 :102112
传真电话 :010-69121268


      京公网安备11022902000026号



京ICP备18010426号





技术支持:顺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