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 页 旅游服务 景点介绍 长城图库 最新动态 长城文化 走进长城 大事记 文明旅游
首页 > 长城文化 > 长城史话:
   
  长城画廊
  长城史话
  长城书法
  长城诗集
   
  八达岭长城景区导游图
  交通指南
  购票须知
  购物指南
  游客服务中心
  就餐指南
  常用电话
   
  长城博物馆
  球幕影院
  残长城
  古崖居
  水关长城
  岔道古城
   
  斯斯说创城第二期
  延庆乡亲文明十条
  斯斯说创城第一期
  文明出行
  核心价值观
  文明延庆
  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
  防疫公益广告
  公勺公筷
  文明旅游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安全距离,一米间踞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荣誉室
  共青团接待站
 
历代长城概况

关闭本页       
  历代长城概况

■中国长城学会


  导言
  长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作为战争防御工事而存在的。自人类出现之始,人类的防御手段也就随之而产生了。
  在人类刚脱离动物界的早期,我们的祖先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的时候,他们为保护自己,或穴居山洞、地下,或巢居于树上。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先民们多聚居于肥沃的河谷台地,开始修建简易的房屋。为防御野兽的侵害和其它氏族的侵扰,他们在所居之地四周挖成壕沟,将挖出的土方堆于沟的内侧,其状似高厚的土墙。有些地方还在此墙之上筑有篱笆。这一点早已为很多考古发现所证明。如西安半坡遗址,围绕着居住区挖一条宽、深各五、六米的防御性壕沟;安阳后冈龙山文化层中还发现过夯土墙,它围绕在龙山文化遗址的西、南两面,长约七十余米,宽约二至四米。在登封王城冈及淮阳平粮台亦有夯土城堡。这些壕沟和城墙全是为防御而设置的。
  大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原始社会逐渐解体,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时期,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王朝——夏。相传发明城廓构筑技术的便是夏禹之父鲧。鲧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其治水主要方法为沿河筑长堤以堵洪泻。后来他将修筑防洪堤坝的技术移用筑城。这种说法是有其道理的。古人最早筑土障水为防,《说文解字》将“防”字解释为。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后,我国奴隶社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商开始建都于亳,曾多次迁徙,最后盘庚迁都于殷。殷都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解放后,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沿洹河两岸十余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宫室、庙宇、住宅、坟墓等遗址。在小屯村西约二百米的地方有一条大沟,沟内填满灰土,沟长七百五十米,宽二十米,深约五至十米,成斜坡状,应是为防御而掘的堑壕。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大规模地将封地连同居民赐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这时期除王室筑城外,各诸侯国也都筑城廓,巩固发展其统治中心。到西周末,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由此可知,两千七百多年前作为传递战争消息的军事设施烽火台已经出现。关于烽火台的使用,还有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数燃烽火狼烟的故事。它的出现为长城的产生又创造了一个条件。长城具体首创何时、何地,争议颇多,尚待有新的发现,长城产生于战争连年不断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为诸家所一致承认的。公元前770年,各诸侯把周幽王的太子宜臼立为天子,是为周平王。平王继位后,戎狄势力在周王畿地内发展,严重地威胁王室的安全,迫使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此时王室衰微,仅名义上保存着“天下宗主”的地位。齐、晋两霸打着“尊周室,攘夷狄”的旗号,纠合诸侯阻楚北进。战国时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由奴隶主所有制向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变革,导致了社会性质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相继发生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实行变法,促进了地主政权的巩固,推动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由于地主经济的发展,较强大的诸侯国对别国土地、人口的占有欲也更加强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而残酷,和春秋时期相比,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战争的规模愈益扩大。为了防御邻国的侵入,各国都不惜耗费巨资修筑长城。由此,长城作为大国争霸的防御手段而出现在中国的军事历史舞台上。直到明末,两千多年间,有十几个朝代或多或少地修建过长城。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筑的长城,其单线长度都超过一万华里。
  齐长城
  齐国,位于山东省北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君主吕尚,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北)。齐灵公十五年(前567)齐灭蔡后,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及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省盐山县南)。
  吕尚是炎帝族四岳的后裔,其祖原居东方,与禹一起治水有功,封于吕,遂以吕为氏。周文王尊吕尚为师,共谋灭商兴周。周武王封吕尚为齐侯之后,还赐给他一种特权,得以征伐有罪诸侯。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吞并邻国。荀子说齐桓公并国三十五,韩非子说桓公并国三十。齐国成了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
  齐桓公七年(前679),齐国开始称霸。此时,楚国亦在长江、汉水一带强大起来,有与齐国霸业相抗衡的趋势。
  齐桓公三十年(前656),齐桓公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大军伐楚。大军进至召陵(河南省郾城县东),楚成王派使到军前讲和,桓公许和退兵。这次伐楚暂时达到阻楚北进之目的。
  齐筑长城,主要是用于防楚。史书记载较多,最早的当为《管子·轻重篇》所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齐桓公于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任管仲为相,尊为“仲父”,管仲死于公元前645年。如上述记载准确,齐长城当建于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5年之间。
  《水经注》汶水注中引《竹书纪年》云:“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侯及我师伐齐,入长城。”
  晋烈公十二年(前404)于齐国为齐康公元年。
  《史记·苏秦列传》亦引《竹书纪年》云:“梁惠成王二十年,齐闵王筑防以为长城。”按《史记·六国表》载,梁惠成王二十年当为周显王十八年,而周显王十八年于齐国当为齐威王六年(前351)。
  《史记·楚世家》引《齐记》云:“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齐宣王为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19年至前301年在位。关于齐宣王筑长城的记载是齐国筑长城最晚年限的记载。
  关于齐国长城的起讫地点及其走径,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也十分清楚。
  《水经注》汶水注,载有:“汶水出朱虚县泰山。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史记·楚世家》引《太山郡记》云:“泰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入海”。
  又引《括地志》云:“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泰山北冈上,经济州淄州,即西南兖州博城县北,东至密州琅台入海。”
  齐长城西起于今山东省平阴县北,向东经泰安县西北至莱芜县北。
  《泰安县志》载:“长城钜防俗呼大横岭,县西北六十里即泰山岗阜,古长城所经。”
  《莱芜县志》载:“莱芜处万山之中,而直北有长城岭者,城基犹隐隐可见,意即古者齐鲁之界。”
  齐长城由莱芜县继续向东经沂山山脉,安丘县东,至胶县南的大朱山与小朱山之间入海。自古以来连通鲁南鲁北而著称的穆陵关就座落在沂山山脉。关于齐长城的这段走径,《章邱县志》、《临朐县志》、《营州志》、《诸城县志》、《胶州志》等方志中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现今在上述齐长城所经之地,基本上还可寻见城墙的遗址。罗哲文《长城》一书认为: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长城遗址保存得较多的一处。
  楚长城
  楚国,姓,始祖鬻能。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后移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纪南城)。楚常与周王朝发生战争,周人称其为荆蛮。西周衰微之后,楚国才在长江、汉水一带强大起来。春秋初期,楚国征服了周围许多戎、蛮小国,继而又打败了北面周室建立起的一些姬姓小国,把矛头指向中原。在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时候,楚国尚不能与齐国抗衡。齐桓公死后,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冬十一月,楚国出兵伐宋救郑,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县西)展开大战,大败宋襄公,控制了黄河流域的许多中、小国。从此楚国代替齐国称霸中原。春秋之初,楚国同秦国很少发生正面冲突。这主要是因为在秦穆公以前,秦国尚无力向关中以外地区发展。即便秦穆公向东发展,首先遇到的阻碍是晋而不是楚。楚长城初意在防晋、齐。到春秋末,楚国力不振,而秦日益强盛,楚修长城则意在防秦。
  楚长城称为方城,最早见于《春秋左氏传》鲁僖公四年的记载:齐桓公率诸侯国伐楚,兵至陉山,楚使屈完对齐桓公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鲁僖公四年为楚成王十六年,即公元前656年。
  《春秋左氏传》鲁襄公十六年亦载:“晋荀偃、栾黡帅师伐楚,以报宋杨梁之役。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鲁襄公十六年为楚康王三年,即公元前557年。
  《史记·秦本纪》亦载:昭襄王八年,“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秦昭襄王八年,当为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
  楚方城,是否就是楚长城呢?《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县条下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而《水经注》汝水条却载:“醴水迳叶县故城北,《春秋》昭公十五年,许迁于叶者也。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城。”
  罗哲文《长城》一书认为:“列城即是一条依地形排列的防御性小城,以为屯兵警哨之所,城与城之间有的地方依险为屏障,有的地方筑城墙予以联结起来,便成了巩固的长大城防。列城是长城的一种重要形式。”
  关于楚长城的起讫点及其走径,历史文献中亦有不少的记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引《括地志》云:“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固。”穰县在今河南省邓县,翼望山则在今河南内乡县北。
  楚长城的具体位置,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近年楚文化研究者的考察大致可知:楚长城由邓县东北境起,沿镇平县境向北,由南召县西北方向,转向东,至鲁山县南,然后由叶县西境南转,循方城县与舞阳县至泌阴县境。
  燕长城
  燕,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之一。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于蓟(今北京城西南),又以武阳(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南)为下都,燕国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意欲改革,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但此举非但未能强国,却引起太子平和将军市起兵叛乱,齐宣王又乘机攻占了燕国,燕王哙和相国子之皆死于战中。从此燕、齐两国结仇。燕昭王二十七年(前208),乐毅为将,联合各国攻破齐国,占齐七十多城。此时,为燕国鼎盛时期。燕昭王去世后,燕复又为齐所败,所夺之地亦全部丧失。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燕国筑有南、北两道长城。燕、齐两国长期发生战争,为防齐,燕修南长城。同时,秦国已逐渐强盛,东进图霸,驱赵而威胁燕境。所以南长城也可作为防赵、御秦的依托。
  关于燕南长城,《史记·张仪列传》载有秦相张仪游说燕昭王时说:“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
  《水经注》易水条载:“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
  又载:“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又东径渐离城南。”
  南长城的修建时间,据《史记·张仪列传》载,燕昭王在张仪的游说下,服从了秦国的连横。张仪归报,但未至咸阳,秦惠王卒。秦惠王卒于更元十四年,在燕则正值昭王元年即公元前311年。由此可知,燕南长城当筑于昭王之前无疑。
  《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及《易州志》等历史文献中,有一些关于燕南长城走径的记载:由今河北省易县西南,向东经徐水、雄县至大城县西南。
  关于燕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载:“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开修筑北长城的年代,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史家普遍根据秦开秦舞阳的祖孙关系,并以荆轲刺秦王之年代为准上推,认为燕筑北长城当在燕昭王时,如果此推断合理,则燕北长城为战国时期最后修的一道长城。
  关于北长城的走径几乎没有记载,仅有起于造阳,止于襄平两点。但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多伦、赤峰及河北省围场县等地,发现不少燕长城遗址。
  据《承德府志》载,清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皇帝巡幸木兰围场,发现了一段东西长四百余里的长城,并在今围场县新拨乡岱尹梁北镌立《古长城说》石碑一块。碑文所记载的长城遗址,即为燕北长城,后为秦始皇所用。
  赵长城
  赵国,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名籍)是晋大夫赵衰之后,周贞定王十一年(前458),赵、韩、魏、知四分晋国。五年后,赵、韩、魏三家又灭知氏,三分其地。史称“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后,赵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东南),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今河北)。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
  但这时赵国北方的匈奴东胡族已由先前互不统属的氏族部落,逐渐地趋于局部聚集,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较大的部落联盟,其势力已控制了赵、秦、燕三国的边境。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发奋图强,勇于变革,他身体力行地倡导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极大地加强了国防力量。赵国先攻灭了中山国,后又打败了林胡、楼烦,占有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河套地区。赵长城有三道:赵肃侯所筑南、北长城两道;赵武灵王所筑赵北长城一道。
  两道赵北长城均用于防御东胡,因为赵灵王驱胡攘地,势力北进至内蒙大青山一带,所以肃侯时所筑北长城,已属内地。赵南长城,则主要用于防魏。魏国都大梁,距赵都邯郸仅数百里,而漳水西岸的魏国重镇邺城,距邯郸尚不足百里,魏对赵的威胁极大。公元前353年,魏惠王就攻占了赵都邯郸,并强占了三年之久。公元前346年赵肃侯即位,为防魏而依漳河、滏阳河之险修筑了这道长城。
  《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
  关于这道长城的修筑时间,《史记·赵世家》亦明确载有:“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赵肃侯十七年,为公元前333年。
  赵肃侯所筑南长城,在今河北漳、磁县等地,尚有遗址可寻。
  赵肃侯所筑北长城的起讫点,修筑时间等,历史文献的记载较为混乱。长城位置大致在飞狐口、雁门关一线。
  至于赵武灵所筑赵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音傍)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史记·赵世家》载:“(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二十七年武灵王自号为主父,“今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也,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地袭秦”。由此可知,赵武灵王筑北长城,当在武灵王二十六年和二十七年之间。即公元前299年至公元前300年。
  关于赵武灵王所筑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上所载,仅“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一句,赵自代的一段长城,因战国以后长城修筑繁复,状况混乱,至今仍未搞清楚。缘阴山至高阙一段,后世记载较多。《水经注》河水条载:“白道南谷口(今呼和浩特西北),有城在右,侧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顾瞻左右,山树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
  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之间,发现了不少赵武灵王所筑北长城遗址。
  魏长城
  魏,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被晋攻灭,晋献公将魏地分给大夫毕万。战国初,毕万后裔魏文侯和赵、韩一起瓜分了晋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自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魏文侯即位,先后任用翟璜、李悝、魏成子为相,实行变法,进行封建改革,取得很大成绩,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魏文侯三十三年(前413),魏大举攻秦国,一直打到郑(今陕西省华县),次年魏国军队又占领秦的繁庞(陕西省韩城东南)。魏文侯三十七年(前409)魏将吴起率兵攻取秦国的临晋(陕西省大荔东)、元里(陕西省澄城南)、洛阴(陕西省大荔西)、阳等城。
  魏和秦本以黄河为界,魏在河西原仅有少梁一城,取得上述诸城之后,河西之地就全部归魏所据了。秦对魏据有河西始终视为心腹之患,一经条件允许,便要夺回河西。
  秦献公实行了一些改革,使国力有所增强。魏惠王四年(前366)年,秦出兵向韩、魏联军进攻,大败韩、魏联军于洛阴,接着又于魏惠王六年(前364),深入到河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和魏军大战,斩首六万级。魏惠王八年(前362),魏同韩、赵两国发生大战,秦国又趁机向魏进攻,在少梁大败魏军。此役秦取得繁庞城,并迫使魏国迁都大梁,尤其是少梁之役,秦已严重地危及了魏西部疆土。为巩固河西之地,魏在秦国将要大规模变法之前派大将军龙贾沿洛水修了一道长城,即魏河西长城。后来为加强国都大梁的防务,又在大梁以西,黄河以南筑了魏河南长城。
  《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衰、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水经注》济水条亦引《竹书记年》载:“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龙贾率师所筑长城于西边。”
  秦孝公元年,为魏惠王九年(前361),由此可知,魏河西长城应始筑于公元前361至公元前358年。
  另外《史记·魏世家》又载有:惠王“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惠成王十九年为公元前351年,可见由公元前361年至前351年间,魏曾不断地经营河西防务。
  魏河西长城,在今陕西省华阴、大荔、澄城,韩城诸县均有遗址可寻。
  魏河南长城,史称为卷之长城。关于这道长城,《后汉书·郡国志》载:“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
  《水经注》济水条中对魏河南长城走径有所记载,其大致为由今河南原武黄河故道南岸,向东至原阳县东南,折向西南至密县境内。
  秦长城
  秦,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传到秦仲时,被周宣王封为大夫。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周平王分封为诸侯。
  秦,春秋时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秦穆公时曾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秦自厉共公以后,经躁公、怀公、简公、惠公等统治时期,因经济落后,又常常发生内乱,国势日趋削弱,所以不断遭到外部打击。在当时对秦威胁最大的就是东方的晋及三家分晋后的魏、韩两国,尤以魏为最甚。
  战国时期秦筑长城,据历史文献载有两条。一为秦厉共公至秦简公时期,晋国占有河西地以后,秦沿洛水西岸筑长城以守。一为秦昭王灭义渠戎后所筑长城。
  关于秦河西长城,历史文献记载十分简单。
  《史记·秦本纪》载:厉共公“十六年,堑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
  《史记·秦本纪》又载:简公六年,“堑洛。城重泉。”
  厉共公十六年为公元前461年。简公六年为公元前409年。即便是由公元前409年算起,秦于洛水所筑长城尚早于魏于洛河所筑长城近五十年。如由前461年算,秦河西长城则早于魏河西长城近百年,百年之间,由秦筑长城以防魏到魏反踵秦故伎筑长城以防秦,足以看出秦魏盛衰的形势变化。
  关于秦昭王所筑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义渠戎同秦国的关系,在秦孝公以前时叛时降,到秦惠文王时,义渠戎的势力有所增长,于秦惠文王三年(前335)曾在洛将秦军战败。公元前318年六国联合伐秦之际,义渠戎又趁机向秦进攻,并取得胜利。
  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曾出兵伐义渠戎,因为力量所限只得了数城便收兵了。秦始终视东北部的义渠戎为后患。关于秦昭王筑长城的准确时间,历史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但《后汉书·西羌列传》中确有秦昭王北灭义渠戎的准确记载“赧王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
  周赧王四十三年,为秦昭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
  关于秦昭王所筑长城的起讫点走径,《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历史文献中均有所记载,其大致为:起于今甘肃省临洮县,向东南至渭源,然后转为东北,经通渭、静宁等县达宁夏的固原县。由固原县折为东北方向,经甘肃环县,陕西省横山、榆林、神木诸县直抵黄河西岸。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秦昭王长城所经之地找到了很多长城遗址。秦昭王所筑长城,后来基本上为秦始皇所筑长城利用.
  秦始皇长城
  由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开始,秦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燕、楚诸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国军队开进不战而降的齐国都城临淄,彻底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
  秦统一后,对秦统治形成威胁的主要是北方的匈奴。
  匈奴族,中原称其为胡,早就同中原的华夏族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战国时期,借大国争霸之机,匈奴奴隶主乘隙不断侵扰边境。逐步占据了北方河套地区,严重地威胁了秦后方的安全,被秦视为后患。秦完成统一大业后,为解除匈奴奴隶主对秦王朝的威胁,遂发起了北逐匈奴的战争。此役并未完全解除匈奴对秦王朝的威胁。为维护和保障中原地区的安全,防御匈奴奴隶主南下掠夺和滋扰,秦始皇下令,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修筑万里长城。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
  虽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都投入了较大的力量修筑了长城,但其长度少则数百里,多亦不过二三千里,只有秦始皇所筑长城逾万里以上,自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关于秦始皇所筑长城的具体时间,《水经注》河水条载:“始皇二十四年,起自临洮,东暨辽海,西并阴山筑长城。”此载“二十四年”应为三十四年之误,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其还未最后统一全国。《史记·秦始皇本纪》亦载:“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根据上述记载可知,秦始皇筑长城当始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前后。
  关于秦始皇所筑长城起止点,历史文献中仅记载起临洮至辽东,其行经之地记载亦很简单。根据历史记载及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可知秦始皇所筑万里长城,基本上是在燕北长城,赵武灵王所筑赵北长城及秦昭王所长城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并将原来燕、赵、秦长城不相连接的空隙之地补筑上城墙,使起临洮至辽东的整个长城防线联贯为一。
  秦始皇长城大致为:西起于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向北至临洮县,由临洮县经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由固原向东北方向经甘肃省环县,陕西省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
  黄河以北的长城则由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县境。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省张北、围场诸县,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向东南,终止于朝鲜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处。
  秦始皇在大修长城的同时,下令将战国时期各诸侯用以割据自卫所筑的长城全部拆毁。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始皇第四次大巡幸,从咸阳至碣石,刻碣石门:“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秦始皇三十二年的这次出巡,主要是为北伐匈奴作准备,于他出巡归来后不久,便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向匈奴发起了进攻。
  汉长城
  秦始皇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贡献的人物,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暴君。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依靠赵高等取得帝位,其统治之酷烈,较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导致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埋葬了秦王朝。
  刘邦灭秦后,在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此际,北方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吞并邻族,日益强盛起来。
  汉高祖七年(前200),匈奴进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因汉将韩信投降,匈奴南下雁门。围攻太原。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战,却被围困于今山西省大同东北的白登山上达七日之久。用陈平计,重赂冒顿的阏氏,始得突围。此后,在惠帝、吕后、文帝和景帝的六、七十年间,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前201),下令修缮了秦昭王时所筑的长城,《史记·高祖本纪》载:“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才封万户。缮治河上塞。”
  西汉王朝经“文景之治”,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平息了“吴、越七国之乱”,国力强盛起来。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他毅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派马邑人聂壹,诱匈奴单于取马邑,又命李广、韩安国等率兵三十余万埋伏于城外,俟机出击。被匈奴识破,引兵而去。元光二年的“马邑之谋”至元狩四年(前119)的“匈奴远遁”为止,汉武帝先后任用卫青和霍去病,三次帅兵出击匈奴,元朔二年(前127)的河套以南战役,元狩二年(前121)河西战役和元狩四年的漠北战役。在军事进攻的同时,大规模地修筑了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大体可以分为四次。
  《汉书·武帝本纪》载:元光五年夏(前130)在第一次北击匈奴前三年,武帝“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这是对北击匈奴所作的准备工作。真正较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当属元朔二年。《史记·匈奴列传》载:“其明年(元朔二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武帝元狩二年春,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一千多里。同年夏霍去病、公孙敖又领数万骑兵出北地郡,在祁连山麓与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军激战,斩获匈奴四万余人。同年秋,浑邪王率部降汉,河西一带遂全为汉朝所据。为巩固河西走廊边陲的安全,汉武帝修筑了由今甘肃省永登县至酒泉的长城。关于这次修长城,《汉书·张骞传》载:“汉始筑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汉书·张骞传》亦载:”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这是汉武帝第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汉武帝第三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是元鼎六年(前111)至元封元年(前110)间所筑由酒泉至玉门关段长城。
  《汉书·西域传》载:“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
  汉武帝第四次较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从太初元年(前104)至太初四年(前101)间,修筑由玉门至新疆罗布泊的长城。《汉书·西域传》载:“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
  《汉书·西域传》亦载:“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
  据《史记·大宛列传》载,汉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之役,始于太初元年,而终于太初四年,这段长城亦当建于这段时间或稍后。
  由汉武帝元狩二年至武帝太初四年历经二十年,打通了二千华里河西走廊,并沿路筑起烽燧亭障,以保障这条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交通大道的畅通无阻。
  北魏长城
  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占有今山东北部和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为前秦建元十二年(376)符坚所灭,东晋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前秦为东晋所败,北方随之分裂,鲜卑拓跋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日渐强大.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旋即皇帝位,建元“登国”
  公元四世纪初,北魏政权建立后,逐步吞并了后燕、夏、北燕、北凉,于太武帝太延五年(439)统一北方,开始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自公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柔然族在蒙古草原上兴起,成为同北魏王朝相对立的强大势力。在北魏与南宋对峙的形势下,柔然的兴起被北魏视为心腹之患。北魏道武帝曾发兵进攻柔然,夺马千余匹,牛羊万头。柔然首领率众走漠北。北魏天兴五年(公元402年),社仑自称可汗,控制了东至辽东半鸟,西到新疆焉耆,以及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
  北魏王朝的主要敌国是宋。为实现其南下的战略意图,免于两面作战,决定筑长城以防柔然。
  《魏书·太宗本纪》载:“泰常八年(423)正月丙辰……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设戍卫。”此长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城,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限制了柔然的南进,也切断了柔然地区同中原的经济往来。
  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率军分东、西两路亲征柔然,获全胜。随后于京都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而东先后设置沃野、怀朔、抚冥、武川、柔玄、怀荒六个军事重镇,用以拱卫京都。这些城镇组成了北魏北部疆域的又一道防御线。
  北魏六镇的地理位置为:
  沃野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北。
  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西南。
  抚冥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
  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土城。
  柔玄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台基庙东北。
  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
  另据《魏书·世祖本纪》载:“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
  北魏所筑这道被称为畿上塞围的长城,建于京都南、西两面,用以护卫京都。这道长城起于今北京市居庸关,向南经山西省灵丘等地,至山西省河曲县黄河畔。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受大丞相高欢所逼,孝武帝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北魏从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资治通鉴》载:梁大同九年,即东魏武定元年(543)东魏“丞相欢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东至土登,四十日罢。”高欢筑这道长城是防西魏与柔然联兵以进东魏的。东魏肆州长城起于今山西省静乐县,止于山西省代县崞阳镇。
  北齐长城
  东魏武定八年(550)高欢子高洋,代东魏称帝,立国号齐,史称北齐,建都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据有今洛阳以东,晋、冀、鲁、豫四省及内蒙古的一部分。
  北齐共历六帝二十八年,在这短短的历史时间,十分重视修筑长城。北齐北部长城主要用于防御突厥、契丹等外族入侵,西部长城则主要为防北周东进。
  北部长城,主要为文宣帝高洋所筑。天保三年(552)至天保八年(557)六年时间里,较大规模地修长城有五次。
  《北史·齐本纪》载:文宣帝天保三年(552)“十月乙未,次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于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黄栌岭即山西省汾阳西北的黄芦岭。社于戍即今山西省五寨县,这道南北长四百里的长城,是北齐政权第一次修筑的长城。《北齐书·文宣帝纪》载:天保五年(554)“十二月庚申,帝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文宣帝巡视管涔山时,决定修筑的这段长城,据载是于次年由高睿领山东兵数万所筑。
  天保六年(555)“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北)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九百余里。”
  天保“七年(556)先是,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镇,凡二十五所”。
  天保八年(557)“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今山西朔县西南)而东至于坞纥戍(今山西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
  继文宣帝天保年间大修长城之后,武成帝河清年间修筑了太行山长城,后主天统年间修筑了大同东至于海的长城。
  武成帝所筑长城,据《资治通鉴》载:河清二年(563)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这道沿太行山所筑的西部长城,主要是用于防御北周的东进。
  后主高纬所筑长城,据《北齐书·斛律金附子羡传》载:天统元年(565),“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河清年间和天统年间所修长城,工程都很小,尤其是天统元年所筑长城,基本上属于对文宣帝天保七年所筑自西河东至于海的长城的加固和增建。
  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泰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帝,立国号周,建都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在周武帝宇文邕期间,采取了一些有利社会发展的措施,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北周建德六年(557)周武帝亲帅大军消灭北齐,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周武帝,在灭掉北齐后的第二年,率五路大军,亲征突厥族。武帝死于北征途中,只好班师而回。此后,突厥屡犯北周边地,北周为防其南下,开始修缮和利用北齐时所筑长城,但工程量很小。
  关于北周修缮和利用北齐长城,《周书·宣帝纪》载:静帝大象元年五月(579)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
  隋长城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隋文帝开皇三年(583)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九年灭陈,至此全国南北统一,结束了东晋以来二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疆域广阔,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东部,西南至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东北迤至辽东。
  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政策,国力增长十分迅速。
  隋朝建立后,北方突厥族势力仍十分强盛,屡犯边地,隋文帝不得不出兵迎战。
  开皇三年(583)突厥内乱,分裂为东、西两部互相攻杀。隋王朝支持东突厥,封其头目为启民可汗,允其渡漠南,迁居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因此,在隋朝较强盛的时期,边境是安定的。所以隋朝修筑长城的规模亦较小,多是在前朝长城基础上做些修缮。史载隋文帝时期修筑长城共四次。
  第一次,据《随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581)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隋书·韦世康弟冲传》亦载:“发南汾州胡千余人北筑长城”。南汾州即今山西省吉县,北筑长城,应在山西北部。
  第二次,据《资治通鉴》载:开皇五年(585)“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历七百里,以遏胡寇”。西起今宁夏灵武县黄河东岸,经陕西靖边、横山诸县抵绥德。《资治通鉴》载:“东距河,西至绥州”,当为“西至河,东至绥州”之误。
  第三次,据《随书·高祖纪》载:开皇六年(586)二月丁亥,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资治通鉴》亦载:陈至德四年(即隋开皇六年)二月“丁亥,隋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
  第四次,据《随书·高祖纪》载:开皇七年(587)二月,“发丁男十万余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文帝被太子杨广杀死,杨广即帝位,是为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之后,决定迁都洛阳,每月投入役丁二百余万人,营建洛阳都城。又征发丁男十万余人,掘修了一道两千余华里的长堑。这道意在保卫洛阳的长堑,自今山西省河津县龙门黄河岸起,东经山西高平,河南汲县、新乡、渡黄河,由开封、襄城,而达陕西商县。除此以外,还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筑了长城。
  第一次,据《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三年(607)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即今浑河),一旬而罢”。“八月壬午,车驾发榆林。已酉,启民饰庐清道,以候乘舆”。
  第二次,据《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四年(608)“三月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巡长城”。“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
  隋炀帝这两次修筑长城,皆非出于战略考虑,而是借修筑长城以炫耀武威。
  金长城
  金,为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的政权。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蒙古族在其杰出领袖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勃兴于大漠南北,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金为防御蒙古,开始大筑长城。金王朝所修长城,见诸于史皆称之为界壕或边堡。
  金界壕的修筑,史载较早的为婆卢火所浚的泰州界壕。
  《金史·地理志》载:“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至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婆卢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
  泰州在今吉林省白城市东南,据载,婆卢火于金熙宗时期任职于此,由此可知,婆卢火所修界壕当为熙宗年间即公元1148年以前。
  金世宗大定年间,虽朝廷几次议修边堡,设置壕堑之事,但真正落实动工的却很少。据载,大定三年(1163)左丞相完颜守道经略北方时,把西北路、西南路靠近内地的旧设堡戍,迁移至边地,并与临潢路泰州的边堡相接。大定年间所修筑的防御工程质量很差,很短时间内便丧失了防御能力。
  到了金章宗明昌年间,蒙古族的势力已越来越强大,而金政权的统治力量则日益削弱,处内外交困之境,所以对增长中的蒙古族势力,不得不采取消极防御措施。
  据《金史·完颜襄传》载:“因请就用步卒穿壕筑障,起临潢左界至北京路,以为阻塞。言者多异同,诏问方略。襄曰:‘今兹之费虽百万贯,然功一成则边防固而戍兵可减半,岁省三百万贯,且宽民转输之力,实为永利。’诏可。”
  由临潢府左界至北京路穿壕筑障,工成之后,其它一些地方亦如此效法,大开掘堑筑垒之工。
  《金史·独吉思忠传》载:“初,大定间修筑西北屯戍,西自坦舌,东至胡烈么,凡六百里。中间堡障,工役促迫,虽有墙隍,无女墙副堤。思忠增善,用工七十五万,止用屯戍军卒,役不及民。上喜其劳,赐诏奖谕。”独吉思忠,是章宗承安三年(1198)出任西北路招讨使的,修西北路防御工程之举当在其上任后。
  《金史·仆散揆传》亦载:揆升西南路招讨使后,“沿徼筑垒穿堑,连亘九百里,营栅相望,烽候相应,人得恣田牧,北边遂宁”。因其功而召“拜参知政事”。
  仆散揆是章宗承安四年二月升参知政事的。其筑垒穿堑之功当成于承安四年之前。
  近些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考察中发现《金史》中所载的,金代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北路境内的壕堑,基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东起自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向西经布特哈旗和扎赉特旗等地至科右前旗。由科右前旗向西南方向分出南、北两条线,北线的走向是:经突泉县北部,于科右中旗北部穿兴安岭,进入锡林郭勒草原,过苏尼特左、右二旗,至四子王旗;南线的走向是:经突泉县、扎鲁特、巴林右、克什克腾等旗,于达里诺尔西南进入锡林郭勒草原,然后经正蓝、镶黄、苏尼特右等旗,在四子王旗查干脑包乡与北线相合。自四子王旗,向西南经达茂、武川县,消失于大青山北部群山之中,其遗迹基本上还可以找到。   明长城
  明长城是明朝在其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为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俗称“万里长城”。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
  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出兵15万分三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洪武二十年(1387),大将军冯胜、兰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永乐八至二十二年(1410-1424)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自长安岭(今宣化境内)迤西,至洗马林(今山西天镇),皆筑石垣,深壕堑”(《明会要》卷63边防),即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明中叶(1448-1566)对长城的大规模兴筑
  “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做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建成以下长城重镇。
  延绥镇。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命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大筑边城,“由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千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夹道,东抵偏头,西终宁固”(《明史》卷九十一兵志·边防)。黄甫川源于今内蒙古河套准格尔旗境内,南流至陕西府谷县东北注入黄河;定边营治今陕北定边县,偏头即今山西偏关县,宁固指当时宁夏诸卫和固原镇。这条长城的修建乃因袭隋朝开皇五年崔仲方所筑灵、绥长城的西段旧基,东段向东北延伸至府谷县黄河西岸,至成化十年工竣,共筑两道长城。嘉靖年间(1522-1566)杨一清、刘天和等相继主持修缮改造。南道长城自定边营向南经石涝池、新兴诸堡绕了一个弧型至龙州城与旧墙相接、依托白子山,以杜塞入犯环(县)、庆(阳)之道。
  宁夏镇。总兵官史钊任职期间(1432-1443)置斥堠、建关隘,成为宁夏明长城的雏形。成化十年(1474)徐廷璋、范瑾仿照延绥巡抚余子俊的做法,督造宁夏河东长城,“自黄沙咀起、至花马池止,长三百八十七里”(《边政考》卷三)。黄沙咀,位于后来的横城堡(今宁夏灵武县横城子村)西北,西临黄河。花马池即今宁夏盐池县城,这条长城东与延绥镇相接,亦沿用隋代灵、绥长城一部分旧基。明人称作“河东墙”。成化十二年(1476)贾俊出任宁夏巡抚督御史,在边八年,不挟妻子,精勤刚果,主持构筑贺兰山双山南口(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岔口)至广武营(今青铜峡市广武乡);永安墩(今宁夏中卫县西南)至西沙咀(今中卫县柔远堡村)的宁夏西南边墙。又在今宁夏陶乐县东岸轫建河东“十八墩边墙”,北起镇远关(今宁夏石咀山东北)所对黄河东岸,南接横城堡“河东墙”。嘉靖年间,宁夏镇边墙再被帮筑改建,连缀成一体,东南起自花马池与延绥镇长城相接处,西北经兴武营、横城堡,沿黄河东岸北行至石咀山越过黄河,经镇远关绕一个大弧型,再依贺兰山东坡南下直至枣园堡转向西行,经宁夏中卫止于黄河北岸。
  固原镇。明孝宗弘治年间,蒙古火筛、小王子诸部多次窜入套内,南掠固原、平凉一带,致使明王朝于弘治十四年(1501)正式成立固原镇,设总兵官,并开始兴筑长城的工役。“总制筑内边一条,自饶阳界起,西至徐斌水三百余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虏花儿岔止,长六百余里,亦各修筑……屹然为关中重险。”(《皇明九边考》卷十)饶阳,指延绥镇饶阳水堡(今陕西定边姬原乡辽阳村),为延固二镇分界处;徐斌水堡。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徐冰水村;靖虏卫城,即今甘肃靖远县城;花儿岔,位于今靖远县古北水泉镇黄河东岸,这条近乎东西向的长城当时被称为“内边”。嘉靖年间(1522-1566)固原镇将靖虏卫(今靖远)西南沿黄河东南岸修筑的墩台加筑。长城穿过今兰州市,并顺洮河东岸向南延伸到今岷县境内,称“黄河一条边墙”和“洮州十关”。
  甘肃镇。明初即设甘肃镇主持河西防务,但因明前期来自北方的边患主要集中在今河北、山西、陕西境内,河西相对为安。随着蒙古亦不剌部西迁,甘肃防备吃紧,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才始议修筑长城之事,而真正的兴筑在嘉靖中叶。嘉靖十六年(1537)巡抚赵载修竣镇番卫(今甘肃民勤)临河墩至永昌卫城(今甘肃永昌县)土垣、沟堑百余里。嘉靖二十年(1541),修“嘉峪关墙一道,南至讨来河十五里,北至石关儿十五里,共三十里。”(《边政考》卷四)。讨来河即今北大河,石关儿位于今嘉峪关黑山湖水库东北,这是嘉峪关第一次以正规的城垣工程出现。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1548)巡抚杨博又主持了甘肃长城的三段大规模增建工程。第一段东起五坝堡(今甘肃高台东18里)沙岗墩,西至九坝堡(今高台西北40里),绵延于黑河北岸。第二段位于山丹卫境内,东起玉泉口丰城铺(今山丹丰城堡),西达大口子东乐驿(今山丹县西东乐镇)。第三段东接东乐驿,西至甘肃镇城(今张掖市)西北板桥堡(今临泽县板桥镇)。在这道长城北侧龙首山诸山口还分别修筑了壕堑、墩台或关城。至此,甘肃镇所辖河西走廊段长城基本成型,连为一体。
  大同、宣府镇。成化二十一年(1485)余子俊以户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时曾增筑墩台440所,东起四海冶(北京延庆县东),西抵黄河,延袤1300余里,而重新修筑长城主要是嘉靖年间完成的。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542-1560),翟鹏、詹荣、翁万达先后总督宣、大,挑修边墙千余里。新工程的特点是在城墙上筑墙台、敌台,“利于旁击”;台上置铺屋“以处戍卒”;靠近长城之处筑堡,“以休伏兵”;城垣下留有暗门,“以便出哨”。这是明长城建筑结构的一大改进,使城墙、关隘、烟墩、戍堡共同组成纵深防御体系。
  山西镇。此地区的长城为内边,用意在于防止游牧民族骑兵绕出太行山东,危逼京师畿辅。弘治年间(1488-1505),蒙古鞑靼诸部常驻黄河套中,偏头关一带黄河曲流多滩,向为入寇渡口,故,明中叶在这一带增修数重长城,形成一至四边。大边在关北120里,东接大同镇平虏卫崖头墩,西抵黄河;二边在关北60里,东接平虏卫白草坪;三边在关东北30里,东起老营石庙儿(今偏关县东北老营乡),西抵白道坡石梯墩;四边在关南2里,东起长林鹰窝山崖,西抵偏关教军场。嘉靖年间增修紫荆关以南沿太行山而下的内长城,土石相拦,筑敌台铺屋、关城。使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内三关长城始完备。
  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这段拱卫京师的长城因盘亘于燕山山岭间,易被山水冲跨,弘治、嘉靖年间分别在喜峰口至一片石、古北口、黄花镇至居庸关段补彻山口水道,增筑塞垣,即建城墙下可过山水的水关。
  辽东镇边墙。史书一般都认为始筑于明成祖永乐中罢海运以后,但对修筑情况和位置走向又语焉不详。稍详确的记载是1、辽西边墙,兴筑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王翱提督辽东军务,“躬出巡边,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璧贯。”(《全辽志》卷四,《皇明从信条》卷十八)。辽西长城西起山海关北锥子山吾名口蓟镇长城相接处,沿辽西走廊西山东坡向东北伸展至白土厂关(今辽宁黑山县白厂门乡)。2、辽河套边墙,《全辽志·边防志》载:“毕恭守辽东,始践山因河,编木为垣,久之乃易以版墙,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至毕恭立边后,将边河套置于境内。”正德初年(1506)李承勋巡抚辽东,“题请修筑边墙,自辽阳三岔河北,直抵开原,延亘五百余里。”经过几次修筑,辽河套边墙西自白土厂关顺辽河西岸南下,经黑山县东边壕、东安县大台子、六台子,至海城县牛庄镇西北越过辽河,再折向东北,顺辽河东岸至开原、昌图县境,止于镇北堡。由于这道长城向南绕了一个大V形,傍辽河东西两岸而置,故称“辽河套长城”。3、辽东边墙,筑于成化三年(1467)明军驱走建州女真之后,韩斌、周俊先后建东州至草河十堡,镇北、清阳二堡,至十五年(1479)加筑边墙自开原抵鸭绿江边,十七年(1481)筑凤凰、镇东、镇夷三座边城,至此,整个辽东边墙总体完成。明后期(1567-1620)长城的重建和改线
  隆庆、万历之际,蒙古族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拓边建宽奠、孤山六堡,继而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旧辽阳。”(《明神宗实录》万历元年条)三岔河指辽宁海城市西北60里,当时的辽河、浑河合流于此,辽河套长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四十七年(1619)熊廷弼再次主了修缮建堡的工役。
  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易以砖石,加强防御工程,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蓟镇长城。在谭纶、戚继光主持下造砖石空心敌台3000座,增筑山海关石墙至南海口入海(今老龙头),修缮工程不仅是环卫京师的内长城,还扩大至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内三关长城。
  宣府镇长城。隆庆二年(1568)总督方逢时补筑北路龙门所外边,起龙门所之盘道墩,(今河北赤城县东),迄靖虏堡之大衙口(今河北崇礼县东南),将开平卫独石堡围在长城以内。万历以后,全部包砖。
  大同镇长城。万历初年(1574-1579)户部发26万余金修补增筑硕镇屯堡257,敌台1028所,砖包。
  山西镇。万历二十三年(1595)巡抚李景重筑雁门关边墙,绵亘15里。增修偏头关、宁武关关城和沿太行山岭南下长城各关城、空心敌楼,皆瓮砖。
  榆林镇。总兵和巡抚衙署成化中自绥德州城迁至榆林卫城后,延绥镇亦称榆林镇。隆庆年间,巡抚王遴重建大边长城,东起榆溪河西岸,西至保宁堡(今榆林市西南30余里);五年(1571)郜光先又督造榆溪河红石峡以东至常乐堡(榆林市东北40余里)、保宁堡西南至波罗堡大川口无定河北岸的两段长城;万历初,张守中殚力营建黄甫川至建安堡(今榆林市李家峁村南)及波罗堡西南至镇靖堡的数百里大边长城。这一带河泽众多,沙砾遍地,旧墙早已冲垮,此次施工砌石券水洞暗门、水口水眼、水道五百余处,解决了城墙跨河的难题。同时“因边为墩,因墩置院,因地筑寨,补修改移,重新配置”,计修墩堠104,墩院484,寨城59使榆林镇北边长城最终定型,屹为巨障。万历三十五年(1607)榆林长城又进行了清除积沙、砖包台堡的工程,并在榆林城北15里红山口创建镇北台,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最大的一座城台。
  宁夏镇。公元1561年宁夏发生大地震,长城倾圮殆尽,隆庆年间首先重建黄河东岸坍塌的长城。万历初年开始补筑或重建贺兰山诸口的关墙,增筑墩台、大小堡寨。
  固原镇。隆庆五年(1571),总督王之诰、戴才相继主持新筑裴家川长城“于宁夏扯木峡旧堡河口、至五方寺塔湾白草<羊>川墩。”新筑边墙北自今宁夏中卫县西界,循黄南岸延伸,止于甘肃景泰县五佛寺乡对岸,与固原旧边相衔,并建永安堡城(今靖远县石门乡东南)驻军戍垦。万历二十六年(1589)大、小松山战役以后,甘肃镇拓新边,东起五佛寺南共河西岸的索桥,与固原镇裴家川长城首尾相望,旧边长城军事地位衰落,固原镇防守重心北移至黄河南岸裴家川长城一线,沿线增建几十座城堡墩台,并开口互市,成为贺兰山以西“西套”蒙古诸部同长城以内贸易的重要孔道之一。
  甘肃镇。明朝后期,长城大规模地重建与改线主要发生在甘肃镇防区内。隆庆五年(1571)廖逢节主持数段重建工程。其一,西自甘州卫板桥堡(今临泽县板桥镇),东自明沙堡(今张掖西北60里);其二,东至板桥堡、西达镇夷所(今高台县西北天城村)黑河东岸(今正义峡);其三,西起嘉峪关,东接镇夷所黑河西岸;其四,自山丹卫教场东接古城界碑(今山丹县城东南100里)。重建工程重点是修复城垣,重挖堑壕,补砌排水道。万历二年(1574)以后陆续以青砖包砌,焕然改观。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边总督李汶集七路之师,分道出兵,进剿盘据于大、小松山(今甘肃景泰县寿鹿山、昌林山)一带的鞑靼阿赤兔等部。役平,遂筑松山“新边”。“河东自永字索桥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一百八十里;河西自泗水,土门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二百二十里。”(《秦边纪略》卷一)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固原镇,河西指甘肃镇防地。永安索桥,位于今景泰县东南黄河西岸;双墩指景泰县西北昌林山张家梁,时为二镇分界地;泗水堡、土门堡,即今古浪县北的泗水、土门乡。这条新边长城东与黄河东岸的固原镇裴家川长城隔河相望,西同甘肃镇古浪所、庄浪卫(今甘肃水登)旧边相衔,构筑于松山北麓与卤碛沙滩之间,全长400余里,墙内新筑土门、大靖、裴家营、红水河、三眼井、芦塘营诸城堡,由甘肃、固原二镇分防,使明王朝该段防线自黄河沿岸向北推进了300余里,乃明后期修筑长城的最大工程。
  明长城的九边
  明朝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委派总兵官统辖,亦称镇守,故,九个防区亦称“九边”或“九镇”,其总兵驻地和所辖长城的地段如下:
  辽东镇。总兵官初治广宁卫(今辽宁北镇),隆庆以后,冬季移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所辖长城东起今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至山海关北吾名口,全长975公里,由宽奠堡、海盖、开原、锦义、宁远五参将分段防守。因辽东镇长城大都没有包砖,现存遗迹较少。
  蓟镇。总兵官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三屯营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榆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太行山岭),全长1500多公里。蓟镇长城分为蓟州镇、昌镇、真保镇三个管辖段。1、蓟州镇又由三路副总兵分管:东路自山海关至建昌营冷口;中路自冷口至马兰峪;西路自马兰峪至石塘路慕田峪。2、昌镇管界东自慕田峪,连石塘路蓟州界,西抵居庸关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由参将三人分三路镇守,为:黄花镇、居庸关、横岭口。3、真保镇管界自紫荆关沿河口,连昌镇界,西抵故关鹿路口,接山西平定州界。又分为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故关四参将分守。蓟镇长城是现存遗迹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宣府镇。总兵官治宣府卫(今河北宣化),管辖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冶所分界处,西达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与大同镇接界处,全长558公里。本镇地当京师西北门户,形势重要,边墙坚固,有内、外九重。总镇之下,分六路防守。1、东路,东起四海冶连昌镇黄花镇界,北至靖安堡,城垣长66.5公里。2、下北路,北起牧马堡东际大边,西抵样田,南至长安岭,城垣长106.5公里。3、上北路,东起镇安堡,北至大边,西抵金家庄,城垣长130.5公里。4、中路,东起赤城,西抵张家口堡,城垣长89.5公里。5、上西路,东起羊房堡,西至洗马林,城垣长107公里。6、下西路,东起新河口,西至西阳河大同镇平远堡界,城垣长58公里。宣府镇长城遗迹东段砖石垒砌者,多被拆毁;西段夯土墙保存尚好。
  大同镇。总兵官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管辖长城东起天成卫(今山西天镇)平远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上村东山)与山西镇接界,全长335公里。自东至西分八路镇守,依次为新平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西路、井坪路。大同镇长城遗迹砖石已被拆毁,夯土城墙保存尚完整。
  山西镇。也称太原镇。总兵官初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寻移宁武所(今山西宁武)。管辖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旧县城)黄河东岸,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接太行山岭之蓟镇长城,全长近800公里。因其在宣、大二镇长城之内,故又称为内长城,偏头、宁武、雁门合称“外三关”,相对于蓟镇的“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山西镇长城倚山而筑,多为石墙,并置几重,由北楼口、东路代州左、太原左(指宁武关)、中路利民堡、西路偏头关左、河曲县六参将分守。长城遗迹经过修复,尚为连贯。
  延绥镇,总兵官初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故亦称榆林镇。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在大边长城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墙头乡),曲折迂回,西至宁边营(今陕西定边)与大同边墙相接,分别由东、中、西、孤山堡、清平堡、榆林保宁堡六路参将分守。榆林镇长城遗迹多被积沙掩埋,局部地段被推平做了公路,仅夯土墩尚存。
  宁夏镇。总兵官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今宁夏盐池)与延绥镇长城接界处,西端止于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县西南),全长830公里,分五路防守。1、东路,自花马池营城东界,西至毛卜剌堡西境(今宁夏灵武东北宝塔乡)。2、中路,东南自清水营城(今宁夏灵武县磁窑堡乡清水营村)东境与东路接界起,西北至横成堡黄河东岸。3、北路,南自横城堡北境,西达镇北堡南界(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路长城跨黄河向北绕了一个大弧形。4、南路,自平羌堡北境(今银川市平吉堡村),向南至大坝堡(今青铜峡市广武乡),西止于中卫西南喜鹊沟。宁夏镇长城遗址大部分埋于流沙之中,仅贺兰山段石砌城垣有断续残存,并保存一段因断层地震活动而造成的错位现象。
  固原镇。总兵官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因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开府固原,所以也称陕西镇。管辖长城旧为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绵延千余里。明后期改线重建,全镇长城划分四路分守。1、下马关路。东自延绥镇饶阳水堡(今陕西定边陈旧原乡辽阳村)西界起,西达西安州所绵沙湾口(今宁夏海原县西北棉山湾)。“梁家泉新边”东南起自今同心县徐冰水村东南大罗山,西北过红寺堡抵今中宁县鸣沙镇黄河南岸,亦属此路分守。2、靖虏路。东起乾盐池堡东北绵沙湾口,西达平滩堡大狼沟墩(今甘肃靖远县西南平滩乡)。隆庆年间营建的“裴家川边墙”,东自中卫西南黄河南岸,西至迭列逊堡南境(今靖远县水泉镇西空心楼村)。3、兰州路。东起黄河东岸一条城堡(今甘肃榆中县青城镇),西抵高山堡南境(今永靖县境)。4、河州路。北起河州卫(今甘肃临夏市)黄河东岸,南达旧洮州堡(今甘肃临潭)。5、芦塘路。东南起索桥,西北达红水堡西境与甘肃镇松山新边分界。固原镇长城遗迹除景泰县境“松山新边”保存较完整,其余地段城墙圮坍严重,仅保存夯土墩台。
  甘肃镇。总兵官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抵嘉峪关南祁连山,全长800余公里,划分五路防守。1、庄浪路,东南起自沙井堡(今兰州市黄河北沙井驿)与固原镇安宁堡分界处,西北至镇羌堡庄浪河南岸(今甘肃天祝县金强驿)。2、凉州路,东南起自安远站堡南境(今天祝县),达于定羌墩堡古城(今甘肃永昌西北)。3、甘州路,东自山丹石峡口堡接凉州路界,西迄高台所九坝堡西界。4、肃州路,东起镇夷所胭脂堡,接九坝堡西界,西止于嘉峪关南红泉墩(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文乡卯来泉村西南)。5、大靖路,东起阿坝岭堡双墩子,接固原镇芦塘路西界,西至泗水堡同凉州路旧边相接。这一段称“松山新边”。甘肃镇长城遗迹,虽经风沙剥蚀堆埋,仍保持连贯的墙体,山丹境内还保存着一段两条以10余米间距平行的墙体。
  以上九镇所辖长城总长城已超过万里,故称“万里长城”。
  明长城的建筑结构和防御体系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城墙是长城工程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型,随地形平险、取材难易而异。除蓟镇长城的墙身全部用条石、青砖砌筑,其余诸镇长城多采用夯土墙,仅关敌楼包砖。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的培筑土垣。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两面皆作垛口者,如北京慕田峪长城,显示军事控守地位的重要。砖、石结构的长城以北京八达岭居庸关为例,用整齐的条石砌城墙身外侧。内部填充灰土碎石,平均高7-8米,基宽6-7米,顶宽5-6米。顶部用青砖砌成垛口、女墙,垛口高约1.8米,女墙高约1.2米。垛口开有瞭望口和射孔。墙体顶面用方砖铺砌,两侧设有排水沟和出水石咀。墙身内侧间隔修砌券门暗道,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期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
  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9里,千户所城周长4-5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视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边堡,间距10里左右,城周1-3里,砖包城垣,开1-2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
  墙台在长城上,约间隔300米设一座,突出墙外,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建铺房,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墙台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敌台,亦称敌楼,跨城墙而建,分二层或三层,高出城墙数丈,开拱门,箭窗,内为空心,守城士卒可以居住,储存炮火、弹药、弓矢之类武器,顶面建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视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空心跨墙敌台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所创建的。
  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柴草,报警的号炮、硫磺、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里左右设一台,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范围内。今河北、山西省交界处的内长城,因山势险峭依山为障而未筑墙,仅在山隘谷、河流折曲崖岸处建砖砌空心敌楼,依次编号为“X字X号台”,驻兵把守,兼有守御和传递信号之用。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过不小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注:《历代长城概况》中“明长城”部分节选自《长城百科全书》(中国长城学会编),其余部分节选自《明长城考实》(华夏子著)。
转自长城文化网
关闭本页     
 
  八达岭特区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地    址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邮    编 :102112
传真电话 :010-69121268


      京公网安备11022902000026号



京ICP备18010426号





技术支持:顺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