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 页 旅游服务 景点介绍 长城图库 最新动态 长城文化 走进长城 大事记 文明旅游
首页 > 长城文化 > 长城史话:
   
  长城画廊
  长城史话
  长城书法
  长城诗集
   
  八达岭长城景区导游图
  交通指南
  购票须知
  购物指南
  游客服务中心
  就餐指南
  常用电话
   
  长城博物馆
  球幕影院
  残长城
  古崖居
  水关长城
  岔道古城
   
  斯斯说创城第二期
  延庆乡亲文明十条
  斯斯说创城第一期
  文明出行
  核心价值观
  文明延庆
  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
  防疫公益广告
  公勺公筷
  文明旅游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安全距离,一米间踞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荣誉室
  共青团接待站
 
军事筑城体系与长城

关闭本页       
  军事筑城体系与长城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六)军事工程分册》 康宁


  筑城体系是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变化而演变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翟,对中国古代城池筑城理论做出过重要贡献。例如,他主张构筑城池的位置要选择在军事和经济要地,并注意利用地形;城池筑城体系要构成能四面进行防御和多道的防护设施;城墙的外围要有壕池环绕,最外层构筑木栅外郭予以加强;城池与亭燧的配置要能互相掩护,互相支援。此外,他还主张城墙内侧每隔140米左右设“突门”(即暗门)一座,以便守军战时出敌不意地从突门出击或偷袭敌人;他还针对当时出现的“穴(地道)攻”,提出了“以穴迎穴”的战法和工程措施。
  中国城池筑城体系的发展,各个朝代有不同的侧重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城池规模 中国早期的城池规模较小,春秋时期中叶的城池,方圆也不过10公里,以后规模逐步扩大。如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燕下都(今河北易县南)周长已达24公里;到了唐代,长安城(今西安市区)的周长扩展到36.7公里;明朗都城应天府(今南京市)外郭达120公里。大的城池也不断增多,如唐代10万户以上的城池只有10多座,到了宋代已增加到40多座,以后继续有所增加。
  墙壕防护设施 历代城池的修建都强调深为高垒,重视建重城和采取城墙与护城河(或沟壕)相结合的防御措施。如战国时期的淹国都城淹城(分江苏常州市南)为三重城,每重城的周围都建有护城河;汉朝京城长安城(今西安市西北)为二重城,外城城墙高达8米,底宽3.5米,顶宽2米,墙外有宽约7米、深约4.7米的护城河环绕;汉末曹魏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隋代的长安城(今西安市区)均为三重城;据考古发掘,唐代长安城城墙的底宽达12~20米。宋代的城池除沿袭重城和保持后代城池城墙的厚度外,为加强城池防卫作战中的侧击能力和友邻互相掩护,在城墙上加筑了突出于城墙外侧的马面,创造了城墙、马面筑城体系,还加宽了护城河,如宋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城的护城河宽约30米,从而使城池筑城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后历代的城池,在墙、壕防护设施方面发展变化不大,但重城个别仍有发展,如明代的北京城建为四重城。
  指挥、观察设施 城门上和城墙的拐角处构筑指挥、观察设施,中国古代筑城对此即很重视。《周礼·考工记》中有关于宫隅、城隅之制的记载。秦代出现了城楼,汉代出现了角楼,以后历代筑城,在城门上和城墙的拐角处均建有供了望用的亭楼、观榭之类的建筑。明代对角楼在形制上做了大的改进,改建为四周开有箭窗的多层角楼,既可用于观察,又可用于射击。南北朝时期的邺城,城墙上还建有用于观察的敌楼,后代一直沿用。此外,明、清时期修建的城池,有的还在内城建有钟楼、鼓楼,作为全城的观察、指挥中心。
  出入口防御设施 城门是城池筑城体系的薄弱都位,也是进攻者攻击的重点,因而也是历代城池发展中研究和改进的重点。
  周朝时期,在城门外加筑有突出于城墙的城阙,防守的土兵可在城阙上以弓箭侧射掩护城门;另外在城门上还建有城楼。汉代又在主要城门外加筑了瓮城。瓮城有的亦称月城,它是突出于城门外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这种建筑形式一直延续到明代,但其设施较前代又有发展。如明代城池的城门,有的构筑有双重瓮城,有的在瓮城的正前方还建有高大的箭楼,从而大大加强了城池出入口的防御。
  材料和工艺早期的城池,城墙主要是用土夯筑(或版筑)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筑城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筑城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东晋时期,出现了用砖包砌的城墙。到了唐、宋时期,一些较大的城池都用砖包砌城墙。明、清时期,用整齐的条石、块石和大城砖包砌城墙已较普遍。明代城池的城墙,砌砖用的胶结材料有的是用糯米石灰浆,城门起拱是用桐油拌合石灰胶结,历经数百年仍坚实细故。
  典型城池 明代修建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的。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具有防御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工程构筑坚固等特点。该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内城是北京城的防御主体工程,城墙周长约24公里,墙体最高为13米多(包括雉堞),底宽19.5米,顶宽16米。墙顶的内缘设女墙,高1米,外缘设稚堞``有垛口11038个,射孔2108个。沿内城城墙构筑敌台172座。内城共设城门9座,位于南面的有3座(正中的为正阳门),其他三面各设城门2座。城门上建有城楼。内城的城门外建有瓮城,其中正阳门的瓮城还增筑箭楼3座。为使瓮城得到进一步的掩护,在城门外附近构筑有大敌合。为加强城角的防御,各城角都建有角楼。为加强整个内城的防御,在城墙外开挖有护城河,河宽30~60米,深度3米以上。在内城的北面中心位置建有钟楼和鼓楼,是全城的指挥中枢。外城的城墙建于内城的南面(东、西、北三面未建外城墙),建有敌台63座,城墙、敌台的构造与内城相同,仅强度稍次于内城。皇城和宫城位于整个城池的中心,其结构和防御工程设施与内城相近。
  作用 在中国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城池筑城体系曾发挥过很大作用。如四川合州的钓鱼城,是南宋末年为抵御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而构筑的。涪水在其南,嘉陵江流经其北,渠江在其东,三面临江,城池建在山顶上,南北两面为峭壁悬崖,地势十分险要。它上控三江交汇的扇形地区,下屏战略要点重庆,是攻必夺、防必守的军事要地。南宋的余玠、王坚、张珏等将领,从1243年起,先后利用这里有利的地理条件和险要地形,顺着山的自然地势构筑了钓鱼城,又在城外据险构筑了一些外围据点,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坚固的城池筑城体系。宋军依托它从1259年开始,抗击蒙古族军队和元军多次进攻,坚持达20年之久。
  又如明朝初年,明政府为防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海岛、海岸、海口筑城体系(见明代海防筑城)。这些筑城体系的共同点,都是以卫、所的城池为主体,并与堡寨、墩合、烽堠相结合而构成的。它是一种将内地的城池筑城体系,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于海疆不同地理、地形条件下的设防,曾有效地保障明军阻止和打击了倭寇的多次入侵,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长城筑城体系
  中国古代构筑的以长城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防御工程体系。它是城池筑城体系的发展和运用。历史上先后有8个诸侯国和10多个王朝构筑、修缮过长城,其中泰、汉、明三个朝代构筑和修缮的长城均超过5000公里(一万市里),俗称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冷兵器时期规模宏伟、坚固完善的筑城设施,是世界著名的古代军事工程。
  组成 长城筑城体系,由长城城墙、关隘、敌台、烽堠、障碍物和外围关堡组成。长城城墙是长城筑城体系的主体工程,城墙高、厚、坚固,城墙上筑有敌台、雉堞等战斗、观察工程设施。关隘包括关城和外围关堡等,它是长城筑城体系的主要防守据点,根据长城总的布局,结合地形建于险要的山口或重要交通孔道处。敌台主要用于侧射进入城墙根下的敌人,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台与城墙同高,凸出于城墙外。空心敌台多骑墙构筑,高于城墙,大敌台分上、中、下层,小敌台多为两层,都具有战斗、了望和掩蔽作用,是戍守长城的主要战斗工程设施。烽堠又称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送军情的通信工程设施,建于山岭或开阔地,遇有敌情,即以烽燧报警,白天施烟,夜间举火,传递信息。障碍物构筑在关隘附近和长城重要地段的外侧,有壕沟、崖壁、陷坑等。外围关堡是在长城重要的防守地段上,为加大防御纵深,在外围要点上构筑的前哨城堡。
  历史演变 长城筑城体系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世纪,楚国即在封疆上构筑过长城。
  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之交,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秦、赵、燕、齐、魏、楚、韩、中山等国各筑长城以自卫,而秦、赵、燕三国,为了防御匈奴贵族的袭扰,又在其北部筑长城。这个时期的城墙主要是土石墙,墙高只有3~4米,有的则是利用原有的河堤改筑的,防御设施不完善。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从公元前214年开始,对原来燕、赵和秦国的长城加以增筑和修葺,使之连成一体,构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迄辽东,长达五千余公里的长城。汉朝除修缮秦长城旧筑外,还在阴山以北修筑了一道外长城,在阴山以北内蒙古境内的高阙至居延一线修筑了城障,并将秦长城向西延伸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盐泽以西至焉耆仅筑有亭障、烽堠,从而构成了两起焉耆,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公里的长城筑城体系。
  这个时期的长城筑城体系,除在城墙上筑有观察、战斗、掩蔽设施外,这筑有外围关堡和烽堠,在险要地段建有关城,使其联属相望;在长城的外侧还筑有障碍,如壕沟、陷坑等。城墙的选线注意了巧妙地利用地形,选建在蜿蜒曲折的山岭上或沿河构筑。
  城墙的构筑注意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过黄土高原或平坦地形的长城,一般筑夯土墙;在少土的山地,采用石砌墙;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是用砂砾石与红柳或芦苇层层压叠构筑的。烽堠成方形,有夯土和石砌两种,底部边长4~9米,高度与底部边长相近,根据防御需要,设置位置比较灵活,有的直接建于城墙上,有的则独立地构筑在长城内外,有的又将几个成犄角配置,构成峰堠群。
  金明时期 金朝共修筑了两道长城:一道东起内蒙古的根河南岸,西至肯特山东南麓(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全长约700公里,一道东起嫩江西岸的尼尔基(今黑龙江省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至大青山后(今包头东北上庙沟),全长约2500公里(不含复线、支线)。明朝在洪武至万历200多年时间里,利用北魏、北齐、秦、隋长城的旧筑,先后加修过18次,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约6300多公里的长城的构筑。金、明两代的长城与前代所筑的长城相比,建筑布局更加合理,工程设施更为齐全,使长城更适于防守。明代军队(特别是嘉靖以后)逐渐大批装备火器,影响到长城的建筑。保存至今的明代长城,将绵亘的城垣与关城、烽堠、城障等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城墙与壕堑的结合比以前有较大的改进。重要地段由于构筑了外壕、外墙和内壕、内墙,城墙上增筑了敌台,外围构筑有关堡、烽堠,从而增加了防御层次,增大了防御纵深,使防御更具有坚韧性。城墙的高度和厚度较以前都有增加,如八达岭一段,城墙平均高7~8米,厚6~7米。明代后期还出现了能用于射击、观察、掩藏并能贮存物资、装备的空心敌台。这个时期的施工技术也有发展,城墙的砌筑广泛应用了单面或双面包砖,砖缝采用了石灰浆勾缝技术,在特殊地段上则利用山崖建雉堞,或劈山成壁作城墙。
  特点 长城筑城体系到了明代已发展到完善程度,并具有如下特点:①采取以关城为重点,以长城城墙相连接,构成点线结合、以点护线的筑城体系。如蓟州镇是守卫京师(今北京)的重要防区,燕山山脉横贯境内,山峦起伏,沟深谷狭,地势险要,其长城的构筑,主要着眼于控制山谷,扼守高地,伸出两翼,掩护关口。山海关是蓟州镇防区通往塞外的主要通道之一,控制着山、海之间的隘口。山海关关城的防御设施完备而坚固,城墙高约13米,宽约7米,城墙上设有稚堞,城楼的南、北、东三面设有箭窗68个,城外有宽16米、深8米的护城河环绕;为加强环形防御,在关城东、商筑有罗城,南、北筑有翼城,称作“五花城”。
  长城经山海关关城继续向两侧伸展,南侧一直伸入大海,北侧直上燕山,使山海关关城与长城结合得十分紧密。居庸关是京师通往塞外的又一重要关口,关城建在长约25公里的狭长山沟中,设有城堡四座,其中以居庸关关城作为屯驻重兵的地方;在北面的八达岭山坳中建居庸外镇作为前沿阵地,地势极为险要,是主要的防守营堡;再往北是岔道城,作为前哨关堡;居庸关关城的南面为南口堡,作为内部接应的场所,并起着防备敌兵迂回袭关的作用。②重点防区则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构成纵深、多道的筑城体系。如大同镇和宣府镇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宣府镇防区,以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组成的内三关长城为基点,在其北面还筑有外长城和内长城,形成以外长城掩护内长城,以内长城掩护内三关长城的筑城配系,不但加大了防御纵深,加强了该镇的防御,而且使友邻重点防区的蓟州镇西翼有了可靠的屏障。辽东镇的长城,在构筑上也显示了合理利用天然屏障的特点。如它利用辽河水险,在河东岸设置木栅,构筑土垣;在山地则利用险峻的山脊,随山顺势以人工将外侧劈成陡壁。③长城城墙上大量构筑具有较完善的战斗、生活设备的空心敌台,进一步加强了城墙的防御性能。这种空心敌台既可用于观察、射击和掩蔽,又可作为武器、物资的仓库。空心敌台有大、小两种,大敌台多建在险要处,台高16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屋四周建雉堞,可供观察、射击用;中层为铳炮射击室;下层为物资、军械库。每台可容百人战斗和休息。小敌台多分为两层,四周开有箭窗,可容十余人战斗和休息。在长城城墙附近还构筑有专门用于防守的墩台,墩台有围墙和战斗、生活设施,内驻士兵;墩台间距约500米,防者能以在墩台间构成的交叉火力阻止攻者前进。
  长城这种据险筑墙,关堡相连,烽堠相望,敌台林立,层层布防的线式筑城体系,在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秦统一之后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中,曾发挥过重要的防御作用。
  明代海防筑城
  中国明代为防御倭寇(日本海盗集团)对沿海的侵扰,在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中国沿海,构筑的以卫城、所城为骨干,堡、寨、墩、烽堠和障碍物相结合的军事工程设施。它是从洪武十七年(1384年)起,在元代沿海设防的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从北向南划分为辽东、山东、直隶(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北平(今北京)七个防区。北方主要加强大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筑城设施,南方以浙江和福建海岸设防为重点。
  据明初统计,沿海共筑卫城和所城181座,下辖堡、寨、墩多达1622处。嘉靖年间(1522~1666年),由于倭患加剧,又增筑了不少据点。明代这些海防筑城设施,依其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为海岛筑城、海岸筑城和海口筑城。
  海岛筑城 是按岛屿的大小和地形特点构筑的筑城设施。大岛构筑有以城池为中心,结合烽堠组成的环形筑城体系,在澎湖等重要的岛屿上构筑有炮台,台周筑矮墙,墙外挖壕沟。对面积较小且位置重要、离海岸不远的岛屿,设有水寨(如福建的烽火门、南日、浯屿、铜山、小埕水寨),同时在岛上筑有防御设施和水军专用的物资仓库。
  海岸筑城 由卫城、所城、墩台、烽堠和障碍物组成。每个卫、所防守海岸正面100~200公里,具有能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的能力。除卫、所本身构筑环形筑城设施外,还注意外围绕城设施的构筑。如定海(个浙江镇海)的卫城,墙高约7.6米,厚3.2米,周长4公里余,共有6座城门,门上建城楼,各门道内设闸门,门外有瓮城,沿城墙建有供作战用的敌楼10座,供射击用的稚堞2188个,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各城门外设吊桥。定海卫城东北的招宝山(候涛山),扼甬江口,地势险要,山上筑有威远城。卫城之外的港口筑有靖海营堡,与卫城成犄角配置。墩台主要用于防守,建在卫城、所城附近或海口附近。烽堠用于了望和报警,间距1.5~6公里,沿海岸配置。
  海口筑城 在江河的入海口两岸,构筑有城池、烽堠,通常多与江防其他筑城设施相结合,构成多层的筑城设施。如当时为了扼守长江口,防止倭寇船只沿长江侵入内地,就布有三道筑城线:以崇明岛及其南北两岸的太仓、吴淞、茜泾、海门为第一道筑城线,构筑有诚池,沿海岸设烽堠;以通州(今南通)、狼山(位于南通市南)、福山(位于常熟,与狼山隔江对峙)为第二道筑城线,在通州筑城池,在福山上建营堡;以江苏丹徒东的圌山为第三道筑城线,修城池,筑炮台,并派水师协同固守。此外,在海口的岸边还有重点地埋设了地雷。在海口的近海浅水地域布有触发水雷和操纵水雷。在可通航的一些江河入海口处植有数列木桩,以防倭寇船只驶入。
  抗倭将领戚继光、俞大猷、李遂等,曾凭借这些海防筑城设施,取得了南澳岛、台州、通州等一系列平倭战斗的胜利,使明代沿海赢得了50年的平静时期。


转自长城文化网
关闭本页     
 
  八达岭特区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地    址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邮    编 :102112
传真电话 :010-69121268


      京公网安备11022902000026号



京ICP备18010426号





技术支持:顺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