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 页 旅游服务 景点介绍 长城图库 最新动态 长城文化 走进长城 大事记 文明旅游
首页 > 长城文化 > 长城史话:
   
  长城画廊
  长城史话
  长城书法
  长城诗集
   
  八达岭长城景区导游图
  交通指南
  购票须知
  购物指南
  游客服务中心
  就餐指南
  常用电话
   
  长城博物馆
  球幕影院
  残长城
  古崖居
  水关长城
  岔道古城
   
  斯斯说创城第二期
  延庆乡亲文明十条
  斯斯说创城第一期
  文明出行
  核心价值观
  文明延庆
  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
  防疫公益广告
  公勺公筷
  文明旅游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安全距离,一米间踞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荣誉室
  共青团接待站
 
明长城建筑结构与沿线设施

关闭本页       
  明长城建筑结构与沿线设施
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 许成 著
万里长城的修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修筑在八达岭之上的长城,因山地取用石材方便,城墙皆用整齐的条石和大砖砌筑而成,嘉峪关的长城城墙,除了城楼、墩台和垛口的边角处用砖包之外,其余部分都是土筑的。山海关至鸭绿江之间的长城,则用土石垒成,上插柳条,被称为“柳条边”1。此外,在沙漠地区修筑长城,则是利用沙漠中生长的红柳枝、芦苇掺拌沙泥、砂石相间夯筑,其倾圮后的土垄相当坚硬,至今使用铁锹挖之不动。在戈壁滩地修筑长城,土坯中间还夹有芦苇,或者掺有芦叶、芦根等。于盐碱地带筑长城,在城墙中间每隔不远的地方,就插有几根木柱,然后用芦苇、红柳枝条加碱土进行夯筑2。宁夏因为地处黄土高原,对于长城的修筑是有自己的特点的。长城筑墙使用的材料,也是就地取材,多用黄土分层夯筑。个别修筑于山峰之上的墙段,因取土困难,就开采山石,用石快或石条砌筑。
  宁夏的明代边防,不仅有“西据贺兰山之雄,东据黄河之险”,再配上一道道长城,则更能够发挥其防御作用。
  明朝修筑长城,总结了前代的经验,在选择地形,使用材料,城墙构造以及工程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分布在宁夏西北部的明代长城,多修筑于贺兰山沿山与靠近黄河的交通要冲。在宁夏南部山区,也是“沿山傍溪,筑墙立营”,因地形而扼险据守。在无险可凭的黄河以东,横城至花马池(盐池)一带,地势平坦,又是入敌之冲要,则修挖“深沟高垒”,驻以重兵进行防御。
  在地势平坦的地带修筑长城,出夯筑墙身之外,还在城墙外侧挑挖有宽大的壕沟,或者挖设“品”字形的深坑,彼此连接;这样,即使敌方兵临城下,也无法接近墙身。城墙之上还设有敌台、墙台,在一般的往来通道上设暗门,即城墙上的一种拱券小门;于重要的交通隘口,则修筑有高大的关门城楼。
  在高山峻岭之间,人马不可逾越的地段,一般是不修筑城墙的,只在有的地方稍加铲削即可。山势较为平漫或者人马可通行的沟谷,多是选择可利用的山岗修筑城墙,并将城墙外侧的山坡铲削成陡壁,这样城墙内侧就比较低,外部比较高。重要的山谷通道,往往修筑有几道短墙。
  城墙的构造,多以土筑,贺兰山北端的个别地段为石砌。贺兰山三关口从头道关向东南延伸的一段,其土筑城墙迄今保存较为完整,墙高7米,基宽6.5米,城墙顶部的垛口早已损毁,但墙顶两侧的女墙(或宇墙)残迹犹存,城墙顶部平均宽有3.3米,女墙平均厚30厘米,残高一般在60厘米左右。而在贺兰山红果子沟的一段石砌墙段,其墙身都是用石块或石条砌成的,内部填满土沙石块,非常坚实。这种城墙一般都比较低矮,高在5米,基宽4米。于少数地段亦有用石块垒砌墙基50厘米左右,其上再用黄土夯筑。大武口镇西的贺兰山韭菜沟,在沟岸之东北石质山梁上的一段城墙,则有3部分组成,墙基底部山岗凿成石壁,内部堑山1-2米,外部凿成陡壁10余米,在凿堑的山岗之上,用石垒砌50厘米至1米,石砌之上又用砂砾掺土夯筑1-2米。从内侧缓平的山坡登上城墙,鸟瞰外侧山坡,使人头晕目眩。
  长城城墙上每隔100-200米远近,就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台子,这在古代军事建筑上很有讲究:因为一旦敌人兵临城下,发动攻城近战,墙上射口已无法控制。这时,守城士兵,一方面可以从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临下进行侧翼射击,控制来敌架梯攻城,一方面又可以指示墙顶的兵力迎击敌人,这是一种旁敲侧击“两台相应,左右相救”的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运用。这种台子突出墙面部分10米,基宽也在10米左右,可分两种:
  墙台:台顶与城墙顶部平行,没有高出墙面的叫做墙台,或称之为跨墙墩台。这种台子是供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墙台上也有遮风避雨的简单房屋。“每墩盖铺房一座,以为守军栖止,”所以又称之为“墩铺”3。
  敌台:也是长城城墙上的建筑,与墙台所不同的是敌台不仅突出与长城城墙之外,而且还高出城墙之上,建筑在平地长城城墙上的敌台,一般呈方形,高出城墙顶部约4米;在山巅深谷之上的险要地方,建筑在城墙上的敌台,则一般呈圆形,高出墙顶6-8米,它的模样近似于近代的碉堡。这种跨墙敌台可以供守长城的戍卒居住、储存粮草、武器之用,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记》中,对敌台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
  “先年边城低薄倾圮,间有砖石小台,与城各峙,互不相救。军士曝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藉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送不前。如收处墙上,则无可藏处。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墙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副二名,专管台内辎重,两旁立主、客军士三、五十名不等,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节节而制之。”明代宁夏境内修筑在城墙上的敌台,均为土筑或块石垒砌,今多已倾圮不堪,仅可看到突出长城墙面,高于墙顶,是否中间空虚,其上环以垛口,尚待进一步考证。
  为了加强长城沿线的守备力量,明代在长城内侧修筑了不少的关城与城堡,而且驻兵把守,成为管辖调遣附近长城及烽火台戍卒和军事行动的指挥部。
  关城:也叫关口、隘口或关隘。它是长城沿线的重要据点,通常设在交通要冲,并且有几道关墙,设置关门等。扼守着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
  雄距宁夏西北,绵亘五百余里的贺兰山脉,有许多东西走向的山口和山谷,其中,“口巨者三十有七,小者复一十有奇”。4
  明代于贺兰山筑墙修关,设兵戍守,贺兰山长城沿线重要关隘就有四处:胜金关、三关口、大武口与镇远关,这是明代宁夏镇城防非常重要的四条“御敌之路”。其中大武口与三关口均设关墙三道,仅三关口就派“军吏四千往役”,修筑关墙,费银40万,并派“游击将军傅君统千军以防之”。其它小的沟谷,凡可通人马处均有一道或几道短墙扼险据守。这在贺兰山诸口最为常见。
  修筑在地势平坦的长城,往往在重要的交通道路之口,设置关门,其上建有高大的城楼,关门外筑有罗城(即瓮城),内侧筑有关城,平罗城北10里的北关门,与盐池城北侧的长城关均属此种类型。也有关城与长城连接为一体的,同心县下马关长城,其修建位置正扼河套之敌南下的交通道路之口,关城北墙即边墙,城门亦为长城上的关门。
  城障:据《史记·武帝本纪》注:“障,山中小城”。《汉书·张汤传》颜师古注“障,谓塞上险要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障蔽,以捍寇也”。在长城沿线内侧不远的地方,每个一定的距离就修筑一座城池,其中较大的城池称之为堡或营,较小的城则称为障,实际上都是供守卫长城的军队驻扎储备军需的大小兵营,用以管辖附近一段长城和若干墩台,执行着长城沿线的防卫任务。
  宁夏境内长城沿线修筑城障与分守长城的情况,据《万历朔方新志》记载,由甘肃靖虏卫进入宁夏中卫的西长城,迤北接贺兰山,自西南镇关墩至崇庆墩接广武界止,有城障14,西路游击分守边城65公里,石空寺堡守备分守25公里。新立自广武营至玉泉营,有城障4;南路游击分守边城62公里。自玉泉营至大山根止,有城障28,又分山隘41.5公里,其中大坝堡守备分边16.5公里。自镇北堡至红口儿(今贺兰山红果子沟口)止,有城障11;北路游击分守边城105公里。北长城17.5公里,自西而东接黄河,黄河65公里,自北而南。自红口儿起,沿山口历宁朔墩,又自山接黄河堰,循河而南至镇河堡界牌墩止,又城障13;参将分守边城120公里。东长城180公里,自横城码头接延绥界,自横城清字墩起,接毛卜剌界止,有城障21,内清水营守备分边18公里,横城守备8.5公里。自毛卜剌堡至安定堡,有城障3;安定堡至延绥边界止,有城障5,其中中路参将分守边城百里,东路游击分边37.5公里,安定堡守备分边14公里。
  这些修筑于长城沿线的城堡或障城除大小不一而外,其余的布局特点大致相同,大部分遗址都还明显存在,个别的也还比较完整。现仅选择贺兰山下的镇北堡与黄河东岸的东长城沿线数城堡为例,将勘查情况介绍如下:
  镇北堡:位于银川市西北30公里,贺兰山东麓5公里多处,为明朝弘治十三年,巡抚王珣、指挥郑(qi左王右己)奏筑。当时,“北自平虏城(今平罗),南抵大坝,沿山空旷三百余里,虏入境视如无人之地,镇城(即宁夏镇今银川)迤西,恒受其患”。自从筑此城之后,“凡居人樵牧,始有依附”。
  镇北堡为黄土夯筑而成,堡子遗址为正方形,见方在150米左右,西北两墙保存较为完整,东南墙则圮毁严重。城墙较完整的地方高10米,顶宽尚有1-3米;残损严重之处仅存2米高的一道基垄,基宽7米,夯层厚10-20厘米不等,城堡4角均有角台,西墙正中有跨墙墩台,突出墙面5米,宽10米。东南城墙正中有一缺口,当为堡城之门,从缺口之前的遗迹可以看出先年应有瓮城,城堡外侧四周地势稍凹,推测应为堡城的护城壕遗迹。在这座城堡遗址的东北方向百余米处,有一与此堡形式类似的堡城,保存基本完整,这可能为后来旧堡废弃后,又新筑的镇北堡。
  东长城沿线,自灵武横城堡而东,在边墙内侧,每30里就筑有城堡一座(障城除外),此均为明代长城守军的兵营所在。东长城自盐池县兴武营以东,分为二道并行,北边的即“河东墙”,称二道边;南边的称头道边。这些城堡,原在二道边以南5-10余公里不等,嘉靖十年,巡抚王琼以为城去边墙太远,不便于防守,“贼至不即知”,而将长城南移以紧靠堡城,以为守御之便。
  横城堡:修筑于东长城西端的黄河尽头,西临黄河10余米,南距横城古渡4里许,北去长城700余米,为明正德二年,总制杨一清奏筑。横城堡不仅执行长城的防卫任务,而且还控制着黄河的横城之津,兵要位置甚为重要。
  横城堡为黄土夯筑而成,外(zhou上秋下瓦)以砖,古城堡之内住满人家,现为灵武县临河乡的横城村,社员们将城堡上的砖几乎全部拆毁,用以垒砌猪圈院墙,仅于南墙城门洞少有存留。从拆毁的部位测得城墙砖壁厚1.2米,每块砖长48厘米,宽21-23厘米,厚7-10厘米。横城堡见方400米,四面土筑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墙高9米,顶宽1-5米,基宽9米,夯层14-20厘米,堡城北墙正中有一跨墙墩台,突出墙面5米,宽10米;在东北与西北拐角有角台。堡城门向南开,于墙面正中修筑一跨墙墩台,突出墙面10米,宽15米;砖砌城门洞高5米,宽4米,于墙台中间穿过,与城墙顶部平行的墙台,当年应建有门楼。城门外侧有瓮城,见方30米,门向东开,砖砌券门大小与城门相同。在瓮城南墙正中亦有一跨墙墩台,突出墙面10米,宽亦10米。这应当为先年修建敌楼的所在。
  兴武营城:在花马池城西120里,今地属高沙窝乡兴武营村,明正统九年置营,正德二年改为兴武营守御千户所。亦为长城沿线驻兵的重要城堡之一。
  古城今位于两长城的分岔处,紧靠长城内侧20至150米,堡城见方500米,开西南二门,均带瓮城见方40米。城墙原(zhou上秋下瓦)以砖,今亦被毁,土筑残垣基本完好,四隅有角台,城墙上每面有跨墙墩(又称马面)7座,北墙正中筑一大腰墩。城内黄沙野草遍布,一片荒凉。城正中偏北有夯筑残墩一座,当为操兵教场台,古城外西南角10米余处有水井一口,由此古城而南一里多处,又有小城一座见方80米。土筑城墙较为完好,门向东开,无瓮城。小城内外遍布明代青花瓷片,器物底部印有“成化年制”等字。
  在横城至兴武营城之间的长城沿线内侧还有红山堡、清水营堡和毛卜剌堡。
  安定堡:在花马池城西60里,地属王乐井乡牛家圈村,位于长城内侧15-60米处,筑于嘉靖以前,不知为何人所为5。古城呈长方形,东西500米,南北200余米,门面南开,有瓮城,城墙原(zhou上秋下瓦)以砖,今被拆毁,土筑墙身基本完整,古城四隅有角台,城墙除跨墙墩外,北墙正中筑有腰墩,在兴武营至安定堡中间有永清堡,今称英雄堡,紧靠长城。
  花马池城:明时于此置宁夏后卫,即今县城。旧城筑于正统八年,在塞外花马盐池北,天顺年间,改筑今地。这是宁夏镇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据点之一。原有东北二门,万历三年开南门,清代乾隆六年曾经重修。
  古城见方1公里,砖墙已被全部拆毁,仅存土筑残垣。北门早毁,只有东南二门尚有瓮城残存。
  在安定堡与花马池城(今县城)中间有高平堡,亦在长城沿线内侧。
  明代的头道边,当年曾在上述诸城堡附近设有暗门,以便出入长城内外。这些暗门迄今早已塌毁,致使连痕迹也难以辨寻。
  扼守长城附近的水源,也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措施,在横城大边兴武营之南40公里,固原旧边以北的地方,明时有一眼泉,称为铁柱泉。“水涌甘冽……日饮数万骑弗之涸。幅员数百里,又皆沃壤可耕之地,北虏入寇,往返必饮于兹7”。弘治十三年,三边总制秦纮于此筑城扼守此泉,及至嘉靖十五年,总制刘天和亲临前线视察,发现铁柱泉与秦纮所修筑的城堡。“但见狭小,亦近颓废,无军防守,合将前堡增筑宽广高厚,将泉保入堡内,修盖营房……”8。为了加强铁柱泉的防守,以“使寇绝饮,故不战自疲”,于嘉靖十五年秋七月丙申至八月丁酉大约在一月左右,又筑成一座新城,“环四里,高四寻有奇,而厚如之9”。
  现在的铁柱泉废城,位于盐池县城西南45公里,古城为方形,见方一里,城墙上的砖多被拆毁,只有一座东门,绕以瓮城,城上门楼遗迹依稀可辨。
  建城之初,原有流泉,泉筑城中,城亦因泉得名,并在城东门之上有匾镌刻“铁柱泉城”四个大字悬挂,1958年被当地群众使用石材所毁。古城之内,已经荒无人居,城外也是一片冷落景象。高大的城门洞,大半被沙埋,瓮城之内,积沙亦多,越墙入城之后,所见都是废墟蔓草,至于当年围筑城中“周广百余步”的铁柱泉水,早已渺无踪迹。铁筑泉城为长城沿线的一个军事据点,筑城的目的,在于防止蒙古兵马的南牧,但是一旦屯兵筑守之后,军粮的供应就成了一个大问题,铁筑泉“其堡四周空阔肥沃,地土又广……听其尽力开垦以求自给10”。又据《铁筑泉碑记》所载,刘天和在修筑铁筑泉城的同时,还对红寺堡之西的梁家泉“亦城之”。红寺堡,今属同心县管辖,西南至同心县城百余里,西北到中宁鸣沙50多里,还有“红寺堡以南,周环旷阻,有地数百里,水泉四十五处,草木繁茂,当入寇每驻牧焉,呼为小河套11”。后来修筑的徐斌水新边,即可“断朔马饮牧之区”,又有数百顷可耕之地,让守边的士兵们进行耕种以补充军粮,叫做军屯,铁筑泉、梁家泉如此,当时宁夏沿边一代其它城堡亦莫不如此。
  烽火台:也称墩台、烟墩、烽台、烽燧、烽堠、狼烟台等。明朝在筑长城的同时,还沿着长城内外,城堡之间筑起了烽火台墩,星罗棋布,墩台相望,用以传递军情,按照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明以前的烽火台制度,据《史记·素隐》引《纂要》的解释为:“烽见敌则举,燧有难则焚;烽立昼,燧立夜”。《史记·正义》亦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明代除夜间举火,白天放烟外,还加鸣炮,及时通知敌情。纵然于千里之外,边塞的敌情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到上级指挥机关。还可以从燃烟、炮声的多少,掌握来敌的大概之数。
  据《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宁夏镇所辖地方,万历年间公设烟墩596座,其中,中卫营所属104座,玉泉营所属101座,平虏营所属84座,洪广营所属79座,灵武营所属113座,兴武营所属16座,花马池营所属40座。
  宁夏境内的烽火台,遗迹触目皆是,遍布山川。修筑墩台的材料是用黄土夯筑或石块砌成,大多“与高山四望险绝处置,无山亦于平地高处置”12。也有修筑在交通要道之侧,或建在长城墙上。
  中卫胜金关附近,站在长城之上向外侧的贺兰山峦望去,山峰上每隔二、三里就筑有烽火台一座,犬牙交错,形成了一个长城外线的防御通讯网。
  在宁夏北境与内蒙交界地带的落石滩,这里发现的明代烽火墩遗迹,已北去边墙之外25公里余,这座烽火墩修筑在落石滩火车站西面百余米处的高阜上,四壁砌石,中间砂石夯筑,底阔25米,高8至10米,顶阔15米。这座烽火墩当为长城的前线信号站。而贺兰山北端的大武口一带,则在沿山诸口“设墩台防哨,东西联属,远迩观望,烽火严明”13。
  沿着交通干线修筑烽台,向上级机关传递军情,这在同心县境内的墩台遗迹最为明显。同心县下马关是明代“固原旧边”扼守交通要隘的一座关口。由下马关北去韦州城是一条石子公路,这段路程为20公里,在这条公路东侧每5里设置一墩,由南而北直线连接,计有7座墩台,全部黄土夯筑而成。这些墩台四周筑有坞墙,损毁不一,但仍然能够看出其建造形式相同,现举下马关至韦州的第五个墩台为例。这座墩台西去公路约2里许,坞城东西33米,南北31米。门向东,现已成为一个4米宽的缺口,坞墙壁厚2米,残高4.5米,高达15米左右的墩台坐落在墩院正中,呈方形,底阔见方12米,土筑夯层10至23厘米,墩台南面已被一牧羊人掏成一孔窑洞,窑内见方有4至5米。这座坞城之所以还能够保存的较为完整,还是后人利用坞墙作为羊圈的缘故。
  由韦州而北,也是5里一墩,沿着公路线直达惠安堡。惠安堡再北分为两线,一线由石沟驿至白土岗子,5里一墩。百土岗子又北因为地处平原,墩台遗迹早已损毁殆尽,推测当朝灵武方向而去。另一线由惠安堡东北向花马池联络而去。
  由下马关往南到豫旺城,在公路西侧亦为5里一墩,其中下马关南10里上马烽墩,是在现存遗迹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并在附近还筑有城障。上马烽墩,位于下马关通向田老庄的马路西侧,坞城见方150米,位于东墙中间的拱券小门虽有塌落,但券门之上的土筑墙段尚有连接,并未完全损坏,门残高2.5米,宽2.3米。坞墙残高3至5米,壁厚3.1米,夯层25-29厘米,坞墙外围的壕沟,宽20米,从地表下深1至1.5米。墩台靠近西墙而筑,残高6米,基宽见方15米。在坞墙东北角的城壕外侧,筑有一座见方8米,残高5米的小墩,在距上马烽墩东南150余米处,东西筑有两座城障见方均在40米,门向东开,四隅有角台,城墙残高2至4米,基宽2米。在这两座城障北侧为一居住遗址,房屋院落倾圮后仅存土脊,基宽一米,残高1至1.5米,废址周围排列的水窖,废弃后尽为土坑。这些废址与上马烽墩及两座古城当为同时。询问当地老者,亦言不知为何年故址,自清末至今就是一片废墟,而且修建墩台传递信号,明代以后是不需要的,可见上马烽墩周围,在明代时不仅驻扎军队,而且还有居民。修筑在下马关南30里打拉顶山头上的墩台,周围有3道坞墙,外侧还挑有壕堑。这线烽火台,由豫旺城而南,则向固原连接而去。下马关至豫旺一线墩台,在其附近不远的地方,往往有倾圮后,仅存遗迹的墩台,四周亦有坞墙,这些遗迹也是南北连属,其修筑年代当早于上述墩台遗迹。
  从以上烽火台遗迹的路线可以看出,明代时从横城大边到固原城,用烟墩组成一条长达400余里的通讯线路。在横城花马池大边墙发现敌情,并发出警报,这些沿线烟墩即可迅速的传递到二线防御工程固原内边,再由下马关而南,一直传达到当时总制三边军务的指挥中心固原城。由此可知,烽火台是长城工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年修筑烽火墩的工程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军情的传递,明成化二年的法令中也有规定:
  “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生息。……传报得宜寇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可见明代时对烽燧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并且是赏罚分明的。每座墩台,通常配备有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
  战台:位于花马池城以西35公里余,在边墙内侧,有战台4座,四周沙丘起伏成岭,今地属苏步井乡芨芨沟村。其中,以八步战台为例,建筑于头道边内侧15米处,四周有坞墙,见方35米,门向南开,今已成缺口,坞城四周有小城壕遗址环绕。战台筑于坞城正中,门亦南开。台高20余米,基阔15米,内土筑外(zhou上秋下瓦)以砖4层,顶部四周环以垛口,垛口之下四面开设箭窗,每面3孔。台内构造,计分3层。底层为拱券形砖(左手右匝)门洞直达北墙。从进门开始有斜坡踏步登临,可至战台半腰,中间是呈穹窿顶的空心室,室内正中有过道,缘墙四面皆修筑房屋,除北边留一通道外,其余每面3间,计有小房11间,门皆向内,窗户向外(这就是从外面看到的箭窗)。在空心室东北角设马路,有踏步可以登临顶部,顶部平面皆铺以砖,垛口亦为砖砌。这座战台数百年来一直保存完整,1964年于附近兴修水利时,将外部两层砖拆去使用。1968年高沙窝林场盖房,用3包炸药将此战台炸毁,今仅存10余米的土筑墩台。由此台而东,在头道边内侧还有3座战台废址,每座墩台之间相距约2里。其建筑形式当与八步战台相同,外部(zhou上秋下瓦)砖早已被拆,今仅存夯土残墩,由东而西,被当地人称为四步、六步、七步、八步战台。这组战台群,据明代《大司马黄公敕建四台记》碑刻所载,是建于万历年间。
  ————————————————
  注释
  1罗哲文:《长城史话》。
  21979年全国长城工作会议上,甘肃的同志在发言中谈到,他们在玉门关一带考察长城时,所遇到的几种情况。
  3王琼:《设险守边大省劳费奏议》。
  4《朔方道志》引载《贺兰山口记》。
  6《花马池志迹》城池堡寨第四。
  7、9(明)管律撰《铁柱泉碑记》。
  8、10张宣《西闻见录》卷六十五。
  11《读史方舆记要》卷五十八。
  12《太白阴经》卷五,烽燧台篇第四十六。
  5、13《嘉靖宁夏新志》卷三。
  14甘肃师范大学现存一块明代墩碑,其上记载着当时墩台的人员储备等情况。

(转自长城文化网)
关闭本页     
 
  八达岭特区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地    址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邮    编 :102112
传真电话 :010-69121268


      京公网安备11022902000026号



京ICP备18010426号





技术支持:顺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