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首 页 旅游服务 景点介绍 长城图库 最新动态 长城文化 走进长城 大事记 文明旅游
首页 > 长城文化 > 长城史话:
   
  长城画廊
  长城史话
  长城书法
  长城诗集
   
  八达岭长城景区导游图
  交通指南
  购票须知
  购物指南
  游客服务中心
  就餐指南
  常用电话
   
  长城博物馆
  球幕影院
  残长城
  古崖居
  水关长城
  岔道古城
   
  斯斯说创城第二期
  延庆乡亲文明十条
  斯斯说创城第一期
  文明出行
  核心价值观
  文明延庆
  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
  防疫公益广告
  公勺公筷
  文明旅游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安全距离,一米间踞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荣誉室
  共青团接待站
 
论战国时期秦、赵、燕北部长城

关闭本页       
  论战国时期秦、赵、燕北部长城
摘自《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陈可畏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他们为什么要在人烟稀少的北方修筑这样一条耗费巨额人力物力的长城?这条长城在当时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看法,供诸位学者作参考。
  一、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诸少数民族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又北为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东胡。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除义渠从事农业外,其他均以游牧、狩猎为生。义渠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强国,自春秋至战国,与秦抗衡百余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更是军事素质高,作战能力强。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以游牧、狩猎为生,牲畜以马、牛、羊为最多,其次则为骆驼、驴、骡等。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男子从小就学习骑射。“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因此,一到成年,“尽为甲骑”。战国之际,匈奴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并且有了国家政权机构。国王称为单于,其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贤王外,其余大臣都是世袭。东胡、林胡、襜褴、娄烦与匈奴基本相同。
  正因为匈奴、东胡等处于奴隶社会阶段,所以,他们也象希腊、罗马的奴隶主统治集团那样,专门从事掳掠奴隶和邻族、邻国的财物,整个国家变成了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匈奴人之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战争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被视为荣誉的事业。“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录入者注:此字音善,埏左部之土改为金)。”其作战,有“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在战争中,凡斩首虏获者“赐一卮酒,而所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故其战,人人自为趣利。”善为诱兵和奔袭,敢于冒敌冲击,“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因为他们来如奔马,去如箭发,所以防不胜防。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十三年(前225),令张仪筑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楼烦南侵。接着,又大举进攻义渠,使之臣服。至昭王,宣太后诱义渠王至甘泉(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杀之,起兵灭义渠,置北地郡。于是,秦国北部遂于匈奴相接。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实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今内蒙古河套平原东部);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1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2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
  长城是由城、堡发展而来。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开始了。由于它能起有效的防御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如楚国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到了战国,魏西河郡有长城,赵漳水上有长城,中山国西部有长城,燕易水有长城,齐沿泰山山脉有长城。这些长城,在战争中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北方游牧民族行动迅速的骑兵,行踪莫测,诸国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无法阻止他们袭击和掳掠。只有修筑长城,加上驻军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们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筑长城,才能抽调主要兵力,用于列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和保卫战争,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秦、赵、燕长城的地理位置
  关于战国秦、赵、燕长城的位置,由于文献记载简略、错误,历来在学者中间存在着彼此不同的意见。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查阅历史文献记载,二是要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
  关于秦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云:秦昭王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上述记载如此简略,其起迄地点及其整个位置根本无法确定。我们只能根据汉代、北魏、唐、宋的一些零星记载和实地考察,才能勾画出一个轮廓。
  关于战国秦长城的起点,许多学者认为与秦蒙恬所筑长城相同,即西起今甘肃岷县城西12里。这是不对的。因为战国时,居住在洮河以西的羌族诸种都很弱,当时未臣服于匈奴,对秦国并不构成威胁,沿洮河修筑长城没有必要。而战国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南侵。总之,上述说法与秦昭王筑长城的军事形势不合。其次,《大清一统志》卷253兰州府《古迹》记载:“长城,在狄道州北,秦筑长城所起。”清狄道州,即今甘肃临洮县。上述“秦筑长城所起”,系指战国秦长城的起点。最后,在今岷县城西12里,考古学者没有发现任何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文物。而在今临洮县西北,洮河东岸之临洮县北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不少战国时代的军事文物。可见,战国秦长城的起点,是在今甘肃临洮县城西北的洮河东岸。
  关于战国秦长城的走向,西汉以后的文献有着一些零零碎碎的记载,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战国秦长城的遗迹。
  班彪在《西征赋》里说:东汉初年,他在西征途中,过了彭阳县以后,就循着长城西行。汉彭阳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北茹河北岸井陈家村。可见,在今茹河北岸,有战国秦长城。
  又《水经注》河水篇载云:高平水“出高平大陇山苦水谷,……东北流,迳高平故城东,汉武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也。……川水又北出秦长城,城在县北十五里。”汉高平故城,在今宁夏固原县南5里。“高平川”即今宁夏清水河。可见,战国秦长城位在今固原县北10里清水河上。
  又云:“河水又右,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入长城东。咸水出长城西咸谷,东入湳水。”“湳水”,即今陕西府谷县北之皇甫川;“咸水”,乃皇甫川南源。由此可见,战国秦长城东段在今内蒙古皇甫川南、北源之间。
  又载:河水南过西河郡圁阳县东。“圁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迳其县南,……东至长城,与神衔水合。”“圁水”,今陕西神木县窟野河。汉圁阳县故城,在今神木县南。可见,今神木县南窟野河上有战国秦城。
  又载:“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诸次]水出上郡诸次山,……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自溪西去,系榆柳之薮矣。缘历沙陵,居龟兹县西北,故谓广长榆也。……其水东入长城,小榆水合焉。”“诸次水”即今佳县北之秃尾河。这说明,在今秃尾河上游,即神木县西南有秦长城。
  又云:“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与帝原水合。“又东,迳肤施县南,……东入五龙山,……历长城东。”又有平水,东南入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注之。[该]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其水东北流,”迳桥门。“门即桥山之长城门也。……其水东北流,入长城。又东北注奢延水。”“奢延水”,即今陕西无定河。“帝原水”即今榆林河。“平水”,今无定河支流大理河。“走马水”,今无定河支流怀宁河。汉肤施故城,在今榆林市南部鱼河峁。“桥山”,在今怀宁河发源处,阳周故城南。可见,在今榆林市南鱼河峁南及怀宁河发源处,均有战国秦长城。
  又载:“河水又右会区水,……世谓之清水。”清水出阴山,“东流入上郡长城。”清水即今延河,可见其上游有战国秦长城。
  《元和志》卷3原州平高县下载:“秦长城,在县北十里。”唐平高县城在今宁夏固原县,战国秦长城在今固原县北10里。
  又庆州马领县下载云:“秦长城,在县西北一百二十六里,即蒙恬所筑也。”马领县故城在今甘肃庆阳县北马领镇,此长城系战国秦昭王所筑,而不是梦恬所筑,其位置在今甘肃环县境。
  又夏州德静县下载:“秦长城,在县西二里。”唐德静县故城,在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南45里。可见,在今乌审旗东南有战国秦长城。
  又夏州宁朔县下载:“秦长城,在县北十里。”唐宁朔县,在今陕西靖边县东杨桥畔镇。可见,今靖边县杨桥畔镇北10里有战国秦长城。
  《宋史》亦载战国秦长城多处:卷258《曹玮传》:“镇戍军据平地,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请自陇山以东,循古长城堑以为限。”宋镇戍军故城在今宁夏固原县,“陇山”,指今六盘山,“古长城”指战国秦长城。可见,陇山东有战国秦长城遗址。
  卷350《刘绍能传》:“夏人围大顺城,绍能为军锋,毁其栅,至奈王川,邀击于长城岭。”“宋大顺城”,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北40里大顺川旁,“长城岭”,即今横山山脉。
  卷290《郭逵传》:塞门、安远“二塞之北,旧有三十六堡,且以长城岭为界。”此长城岭亦指今横山山脉。可见,今陕、甘之横山山脉上有秦战国长城。
  卷350《王文郁传》:任麟府驻泊都监,熙宁中,“夏人逾屈野河掠塞上,文郁追至长城坂,尽夺所掠而还。”宋麟州城,在今陕西神木县北杨城。屈野河,即今神木县窟野河。长城坂,即今横山山脉。这也说明,今神木县城西横山山脉上有战国秦长城。
  《太平寰宇记》卷28绥州废龙泉县下载:“长城,一在州西一十五里大力川,一在州北二十五里无定河,并是蒙恬所筑之遗迹。”按:唐龙泉县故城,即今陕西绥德县城;大力川,即今大理河。绥德城北25里之长城和城西15里之长城,非蒙恬所筑,而是战国秦长城。
  根据上述这些文献记载和战国秦长城的现存遗址,我们就可以勾画这条长城的轮廓了。它从今甘肃临洮县西北的洮河东岸起,绕县城北而东南,沿东峪沟行,至渭源县北10里山中,有折向东北,经静宁县西北而入宁夏,至固原县北10里,再折向东南,循茹河北岸而下,至甘肃镇原县西北,又转向北,至环县西转东,北经县城北1里,至太白山西北,然后沿山折向东南;又东北,经陕西吴旗县南,白于山东部,抵安塞县北的横山山脉。长城分为二支:北支向东北,经靖边县东,再北折而东行,经榆林县东北,神木县北,抵达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西黄河南岸;南支向东,经绥德县西,转北至榆林市南部鱼河峁(秦上郡肤施故城)为止。
  这条长城破坏比较严重,但时隔两千余年,我们仍可看到一些遗迹。如甘肃临洮、渭源两县间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是循东峪沟斜向东南而筑的。至渭源县城北而东不远,又折而西北,这段长达数十里的长城,完全建于山上,城随山弯曲,蜿蜒于群峰之巅。在宁夏固原县,尚可见到城西、城东南两短长城遗址。城西一段,从县城西南18公里的孙家庄东侧至县城北6公里的石羊洼,全长18公里,长城随地势向低处延伸,直至清水河两岸。城东南的一段秦长城,长7公里,都建筑在茹河北岸的碉堡梁和长城梁上。形势也很雄伟。在甘肃环县县城西南常塌坂附近,也有一段战国秦长城遗址,长仅2公里,作南北向。在甘肃环县、华池县和陕西定边、吴旗县的一段战国秦长城遗址,西起环县东北40公里的营盘山,东至吴旗县西南28公里的城墙村,长30公里。长城建筑在马连河支流元城川与洛河支流二道川、三道川的分水岭(即子午岭的一段)上。至于内蒙古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的战国秦长城遗址,位于暖水川的西岸,呈南北走向。遇山石筑,遇河谷土筑。在遗址的夯土中,发现有相当多战国时期的陶片。从神木县北至十二连城之间长城遗址里,有许多秦国文物,说明它是战国秦长城的终点而不是魏国西河长城的终点。秦驱逐匈奴于河南地之北以前,秦曾长期驻军防守。
  这条几达10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充分利用山川险要形势而筑。山岭缺口处用石头砌墙,交通大道的山口则筑障、塞,平地则用夯土、柳条叠筑,因此十分坚固。长城加上烽火台、障与驻军城等附属建筑,故易于防守。这条长城何以向东北方向弯弯曲曲地延伸呢?这除了利用山川形势地利之外,与长城以外是草原地带、盐碱地,长城以内为森林、灌木丛和平原农业区有关系。
  关于赵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云:“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辖境相当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战国阴山指今内蒙古大青山和乌拉山。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的石兰计山口。就是说,赵长城是从代郡北部沿着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而至石兰计山口的。但是《史记》、《汉书》记载均有错误,因为当时赵国的疆域西北只抵达今内蒙古乌拉山西北的乌梁素海南部,并未至狼山的石兰计山口。《水经注》河水篇引《虞氏记》云:“赵武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上述“赵武侯”即赵武灵王:“五原河曲”,系指今内蒙古乌加河东段至黄河之北地。在清代以前,黄河的主要渠道是今乌加河。可见,赵长城的西部起点是在今乌梁素海南,乌加河的东岸。还有,如果赵长城西至高阙,即到了狼山,匈奴就不会拥有河南地(今前套和后套地),秦国也就用不着筑长城了。《水经注》所说的高阙左右山下之长城,显然是秦蒙恬所筑之长城,而不是战国赵长城。
  赵长城从今内蒙古乌梁素海南开始,沿乌拉山之南和大青山东南,蜿蜒向东北,至陶卜齐山口,乃从山岭而东,经卓资县西旗营与三道营、卓资城北及察右前旗黄旗海北与兴和县北部接燕长城。盖山林、陆思贤在《阴山南麓的赵长城》中说:“在察右前旗黄旗海之北和元代集宁路故城之北山坡上有长城遗迹,如在呼和乌苏就有保存较好的长城遗迹,西至卓资县三道营公社的土城村北面的山岭上,向西经过旗下营。出了陶卜齐的山口,南面是土默川平原,北面是以大青山为屏障,长城就沿着大青山的南坡山脚下,迤逦向西,一直到土默特右旗沟门公社的水涧沟门村,长城遗迹可能进了山里;向西到右拐矿区北的山坡上,也有长城遗迹。在包头市北部后营子公社、兴胜公社和昆都仑包头钢铁公司以北、昆都仑河的两岸,都有长城的遗迹。其中调查过的,以大庙村的遗迹保存较好。越过昆都仑沟口,至乌拉山下,我们没有经过实地调查,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乌拉山下的长城,经杨家湾山后,板儿汉吐、哈德门沟口,时断时续地伸到白彦花公社的山脚下。再向西的情况,尚不清楚。”
  关于赵长城的建筑情况,盖山林、陆思贤说:“这段长城,除呼和乌素所见的石筑以外,其余都是夯土建筑。卓资县的长城,利用斗金山的险要地形而建筑。从呼和浩特以北的坝口子向西,到台阁木之间,山势较高,在山的南侧有较宽的慢坡,长城遗迹就蜿蜒曲折在这个慢坡的腰部,东西相联达十数里。没有慢坡的地方,长城遗迹就贴近山脚。从台阁木到毕克齐之间,则主要在山脚的附近。从水涧沟门向西到包头之间,群峦起伏,山脉作张形向南凸出,但没有主峰,长城缺少依屏,因此穿入山内。包头附近的长城遗迹,都是迤逦于丘陵之中。跨山越水,显得形势非常险要。乌拉山也是一个自然的屏障,长城遗迹也是贴近山脚下,以便发挥它的作用。”夯土长城的基宽一般是3.5米左右,宽处达4米。土质因地而异,一般为灰黄色,里面夹有很多砂粒。夯土每层平均10厘米,最薄为5厘米,最厚为15厘米。有的地段,墙基是石块。
  长城沿线以北数十里之内,有着大大小小的烽火台,作为侦察敌人和传递消息之用。据盖、陆二位说:“在卓资县土城村北山上;呼和浩特附近的陶思浩村、哈拉沁村、坝口子、美岱沟口、陶卜齐山口、小井沟口;土默特左旗的参将村、万家沟口、黑牛沟口、刀什村、庙湾村;土默特左旗的水涧门村;包头市郊区的白泥沟村及大庙至毛台沟村等地,都有分布。”这种烽火台,高约4米,宽约8米,离山坡约半公里。有的距长城较远,一般都位于制高点上。
  盖、陆二位还说:“在长城内外,尤其是以南,还发现了一些城障遗址。在大青山沿线的,如呼和浩特市西台阁木的给青村城障遗址、包头市北的青库图城障遗址。在乌拉山沿线的,如包头市西的哈德门沟口城障遗址、公庙沟口古城等。”3这种城障,都设在山口和交通路口,派驻少量部队把守。城不大,一般为200平方米。或为正方形,或为长方形,都是用土夯筑。
  至于赵长城的修建年代,史书没有具体记载。据古今学者的推算,大体上是从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4后开始,至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他死为止,前后大约5年时间。
  关于燕长城,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自造阳至襄平”。“造阳”,再上谷郡之北,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一带。“襄平”,今辽宁辽阳市,燕辽东郡治所。由于文字记载如此简略,复线又很多,并与秦长城相近,因此很难确指。现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大体上可以确定它在如下的位置上。
  在造阳,即今河北康保县和内蒙古太仆寺旗一带,应当有燕长城。汉元朔二年(前127),汉收复河南地,复缮蒙恬所筑长城,因上谷郡什辟县造阳地突入匈奴中,不易防守,遂弃其地予匈奴。由于放弃的年代早,经过人为的破坏和自然侵蚀,现在已经看不到燕长城的遗址了。在今内蒙古兴和县与河北张北县、张家口市与宣化县之间,我们看到一条燕长城的遗址。这段长城,应当是燕长城西段的南支。它从兴和县北部而东,经张北县南,然后折南至张家口市之北,复向东,至宣化县与赤城县交界处为止。
  在燕长城的中段和东段,文献记载既少,而且不明确;同时遗址破坏严重,走向不清楚。因此,历史学者说法不一。从赤城县西边向东北,直到围场县北,有一条长城遗址,大多数史学家认为是燕长城。自隆化县西北三道营循滦河东南而下,至隆化县南,又转向东北,穿过七老图山,循内蒙古赤峰市坤都河向东北,至敖汉旗西南止,又有一条长城遗址。许多史学家认为是汉长城,其实是燕长城,因为没有任何记载说汉代曾在这里筑过长城,由敖汉旗北折向东南,经过辽宁阜新市北,有一条长城遗址,应当是燕长城。由敖汉旗东北,经奈曼旗、库伦旗南部,至辽宁彰武县西北的哈尔套东止,又有一条长城遗址。许多学者认为是燕北长城,其实是秦长城。自此而东,燕长城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有些学者认为燕长城东段到了真番,即今朝鲜中部地。这是错误的。《史记·匈奴列传》明明记载燕长城东端只到襄平县。《汉书·匈奴传上》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是理由之一。《史记·朝鲜列传》云:“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根本没有提到在朝鲜、真番境内修筑过长城。《汉书·朝鲜传》也没有提出异议。这是理由之二。最后,在今朝鲜境内,我们没有见到燕长城的遗址。可见,在今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燕国只建筑了一条锁链形的障、塞,而没有建筑长城。
  燕长城分为土石合筑和土筑两种,一般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燕长城多以石为基,上面土筑夯打成墙;同时巧妙地利用山川地形。例如丰宁县大营子的燕长城遗址,利用山势险要处挖成沟堑,然后再筑夯土土垣。在长城内外,都筑有烽火台、障、塞、城,作为侦察敌情,传递消息、驻军防守等用。
  三、秦、赵、燕长城的价值
  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究竟在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老实说,关于它的作用,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历史文献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昭王时,是秦国疆土扩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假如北面没有修筑长城,秦国就必须要派驻大军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强大的匈奴南掠,怎么能够抽调大军不断大败六国的联军、占领六国大片土地呢?可见,秦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军南下,由于有长城防御,一时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阳距此不远,一日一夜或两、三昼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败。总之,自秦昭王筑长城以后,匈奴一直没有南下掳掠,这正说明了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赵长城,由于建筑在阴山(今大青山、乌拉山东南)脚下,多系用土夯筑,质量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开始时,常被匈奴大军攻击。赵国虽然派驻大军防守,主动出城迎战,但是常吃败仗。赵悼襄王时(前224——前236),赵边防累为匈奴所败,北方吃紧,于是,派大将李牧到长城统领大军防守。悼襄王给予李牧便宜任免属吏的特权,并将云中、雁门、代郡北部的商业税和田赋作为军费供李牧支配。李牧将指挥部设在雁门郡北部的长城下,以便东、西照应。他厚待战士,日杀数牛来改善伙食;每日教将士练习骑射,奖励成绩优异者;严守烽火台,并不断派间谍了解匈奴的动向;他下令军中:“匈奴来掳掠,全体将士立即收牛马羊入保长城,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来侵,由于烽火严紧,事先知道消息,赵国军民便收牲畜入保长城。匈奴掳掠不到人和牲畜、财务,只好退去。如此数年,虽未挫败匈奴,但赵军亦无亡失。匈奴人以及赵国边民,都认为李牧怯懦,赵王也责备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赵王怒,招牧回朝,以别将代之。新将采取迎击的战略;匈奴每来,他就率军出击,数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士伤亡很多,北边无法放牧。赵王没有办法,只好再请李牧出守长城。李牧称病,杜门不出,不肯应命。赵王乃强起牧,令牧统兵守卫北方。李牧对赵王说:“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采取从前的战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赵王只得答应。李牧至长城,如故约。数年,匈奴无所得。然终以李牧为怯。赵守边将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乃选战车1300辆,精骑13000匹,挑能破敌擒将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训练作战。练成之后,便大纵畜牧。长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闻之,便来掳掠。小入,牧则佯败,以部分人畜委之。单于大喜,便率倾国人马南下。李牧事先设下埋伏,张左右翼夹击,大破匈奴10万余骑,单于落荒败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后10余年,匈奴不敢近赵长城。赵军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于是,赵北边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赵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巨大作用。
  燕国在筑长城以前,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不得不向强大的东胡媾和,并以大将为人质。这种屈辱媾和的办法,并不能使东胡完全停止南掠。自从燕昭王时秦开大袭东胡军,东胡北却千余里,并筑长城之后,东胡才不敢南掠,燕国北部才无烽火之警,人民也才安居生产。这也显示了燕长城在军事防御上的伟大作用。
  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汉书·李广传》:景帝时,广“为上谷太守,数与匈奴战”。匈奴始终没有从这里进入长城。武帝时,韩安国屯渔阳郡,为匈奴所败;徒(录入者注:此字疑为徙)屯右北平,又数败。武帝乃以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守右北平,匈奴惮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广数出长城远征匈奴。这说明,战国燕长城仍有防御作用。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四、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战国秦、赵、燕长城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才能防止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闪电式的袭击。没有长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仍然是防御不了的。战国时代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长城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因而后来为秦始皇所采用。秦始皇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下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长城。
  其次,战国秦、赵、燕所筑的长城,是相当科学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除了长城之外,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筑障城,派军驻守,以加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它为后来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样板。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险阻建城筑障。他把长城建于高山之上,尽量利用山脊、峰峦为城,使匈奴骑兵无法越过;尽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尽量把长城建于河流之北,使敌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则筑成高大城墙,或用土石夹筑,或用土夯筑,而把各段长城联结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秦长城的烽火台,较三国长城有了改进,都建于长城外开阔的山上,而且根据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进,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两座障城。驻大部队的城,都建在长城之南,并与长城紧紧相连。可以说,秦长城建筑体系的高度科学性,是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历史价值,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三国长城还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首先,长城作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征,将鼓舞着我们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勇攀科学高峰,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成一个高度繁荣富强的国家。
  其次,战国秦、赵、燕长城及其地下文物,是我们研究战国军事史的资料宝库。在今天战争仍然不断,和我国仍然处于战争威胁的形势下,研究战国秦、赵、燕长城,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
  其三,战国秦、赵、燕长城遗址,是长城沿线自然变化的历史见证。从它的断裂、浸蚀、湮没程度,可以了解各个阶段的历代地震、风沙、泥石流的变化规律。我们了解了这些变化规律,就可以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最后,在战国秦、赵、燕长城沿线,有着许多旅游景点,这些旅游景点,绝大多数至今尚未开发。如果开发出来,将士我国的一大财富,并且是用之不竭的财富。我相信,它将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史记》卷115《朝鲜列传》。
  2《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3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4《史记》卷43《赵世家》。
  (本文作者陈可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关闭本页     
 
  八达岭特区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地    址 :八达岭长城管理处
邮    编 :102112
传真电话 :010-69121268


      京公网安备11022902000026号



京ICP备18010426号





技术支持:顺荣科技